经过整理筛选出国留学网的编辑整理了白居易的诗的相关资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古诗词,它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穿越千年的情感。您在阅读本文句子以后相信有所收获吧!
白居易的诗 篇1
季桓心岂忠,其富过周公。阳货道岂正,其权执国命。
由来富与权,不系才与贤。所托得其地,虽愚亦获安。
彘肥因粪壤,鼠稳依社坛。虫兽尚如是,岂谓无因缘。
展禽胡为者,直道竟三黜。颜子何如人,屡空聊过日。
皆怀王佐道,不践陪臣秩。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
有如草木分,天各与其一。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
白居易的诗 篇2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全文赏析
本诗主要讲述初夏时节,美景当前,却与好友知己却分居两地的无奈之情。其中“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麦子属北方农作物,水稻属南方农作物,吴,越更是对立的国家,写出作者与好友分居两地,赏着不同的风景,感受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唯一相同的恐怕就是那颗互相思念,牵挂的心情吧!“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美好的初春时节,已经虚度过去,游玩的心情突然低落起来。我们却又分居两地,实在无奈!白居易的诗 篇3
燕违戊巳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凤凰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鹍鹏鳞羽多。
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
但恐世间真眷属,亲疏亦是强为名。
蚕老茧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
须知年老忧家者,恐是二虫虚苦辛。
阿阁鹓鸾田舍乌,妍蚩贵贱两悬殊。
如何闭向深笼里,一种摧颓触四隅。
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
羔羊口在缘何事,暗死屠门无一声。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蟏蛸网上罥蜉蝣,反覆相持死始休。
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雠。
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
豆苗鹿嚼解乌毒,艾叶雀衔夺燕巢。
鸟兽不曾看本草,谙知药性是谁教。
一鼠得仙生羽翼,众鼠相看有羡色。
岂知飞上未半空,已作乌鸢口中食。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
细微幽隐何穷事,知者唯应是圣人。
白居易的诗 篇4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
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
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
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白居易的诗 篇5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全文赏析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诗的首句,据当时参加游宴的白行简在他写的《三梦记》中记作“春来无计破春愁”,照说应当是可靠的;但《白氏长庆集》中却作“花时同醉破春愁”。一首诗在传钞或刻印过程中会出现异文,而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也会反复推敲,多次易稿。就此诗来说,白行简所记可能是初稿的字句,《白氏长庆集》所录则是最后的定稿。诗人之所以要作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章法上,诗的首句是“起”,次句是“承”,第三句当是“转”。从首句与次句的关系看,把“春来无计”改为“花时同醉”,就与“醉折花枝”句承接得更紧密,而在上下两句中,“花”字与“醉”字重复颠倒运用,更有相映成趣之妙。再就首句与第三句的关系看,“春愁”原是“忆故人”的伏笔,但如果一开头就说“无计破春愁”,到第三句将无法显示转折。这样一改动,先说春愁已因花时同醉而破,再在第三句中用“忽忆”两字陡然一转,才见波澜起伏之美,从而跌宕出全篇的风神。
这首诗的特点是,即席拈来,不事雕琢,以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表达了极其深厚、极其真挚的情意。而情意的表达,主要在篇末“计程今日到梁州”一句。“计程”由上句“忽忆”来,是“忆”的深化。故人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此时已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这里,诗人意念所到,深情所注,信手写出这一生活中的实意常情,给人以特别真实、特别亲切之感。
白居易对元稹行程的计算是很准确的。当他写这首《醉忆元九》诗时,元稹正在梁州,而且写了一首《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元稹对这首诗的说明是:“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巧的是,白居易诗中写的真事竟与元稹写的梦境两相吻合。这件事,表面上有一层神秘色彩,其实是生活中完全可能出现的巧合,而这一巧合正是以元稹、白居易平日的友情为基础的。唐代长安城东南的慈恩寺和曲江是当时的游赏胜地。而且,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又是新进士题名之处。他们两人应当常到这两处共同游宴。对元稹说来,当他在孤寂的旅途中怀念故人、追思昔游时,这两处长安名胜,不仅在日间会时时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会在夜间进入他的梦境。由于这样一个梦原本来自对故人、对长安、对旧游的朝夕忆念,他也只是如实写来,未事渲染,而无限相思、一片真情已全在其中。其情深意真,是可以与白居易的诗比美的。
读者更可见两人的交谊之笃,也更可见白居易的这首诗虽像是偶然动念,随笔成篇,却有其深厚真挚的感情基础。如果把两人的诗合起来看:一写于长安,一写于梁州;一写居者之忆,一写行人之思;一写真事,一写梦境;诗中情事却如《本事诗》所说,“合若符契”。而且,两诗写于同一天,又用的是同一韵。这是两情的异地交流和相互感应。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诗篇的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从它的感情内容得到真和美的享受。
写作背景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元和四年(809年),元稹奉使去东川。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元稹,就写了这首诗。
白居易的诗 篇6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
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所遇皆如此,顷刻堪愁绝。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
平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
白居易的诗 篇7
手不任执殳,肩不能荷锄。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
幸因笔砚功,得升仕进途。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若有人及此,傍观为何如。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
伯夷古贤人,鲁山亦其徒。时哉无奈何,俱化为饿殍。
念彼益自愧,不敢忘斯须。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馀。
犹恐尘妄起,题此于座隅。
白居易的诗 篇8
七年为少傅,品高俸不薄。乘轩已多惭,况是一病鹤。
又及悬车岁,筋力转衰弱。岂以贫是忧,尚为名所缚。
今春始病免,缨组初摆落。蜩甲有何知,云心无所著。
囷中残旧谷,可备岁饥恶。园中多新蔬,未至食藜藿。
不求安师卜,不问陈生药。但对丘中琴,时开池上酌。
信风舟不系,掉尾鱼方乐。亲友不我知,而忧我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