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杜甫诗三首课件12篇

字典 |

2023-05-19 14:34

|

【 liuxue86.com - 诗词 】

  在小编筛选的文章中,发现“杜甫诗三首课件”是一篇值得阅读的文章。我们想提醒你收藏本页以便随时查看。老师在课程上使用预先准备好的教案和课件,这种方式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教案准备的时刻已经到来。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1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2

  25、《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杜甫诗三首》,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下面我从文本解读、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作汇报。

  一、说文本

  本文是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内容各有侧重。本单元教学任务是: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富有创意地探究内容和写法,在文言文教学上创造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课文选取的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不同。《望岳》描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抒发作者攀登绝顶的誓言,融情、景、理、于一体,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衰城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已之情。诗歌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显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石壕吏》是诗人回华州途中所见,明写老妇失子之痛、无人应征之苦、自请应役之举;暗写差役逼征之暴,在一定程度反映他思想的矛盾,既有对人民百姓的同情,也有对官府差役的含蓄揭露。诗情沉郁而忧愤。这三首诗,是诗人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二、说学生

  初二的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不高,认知、品析诗歌还欠火候;他们年龄尚小、阅历尚浅,品悟诗情也须点拨。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式、确立一个好的教学策略,是学习本文的制高点。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依据文本的内容风格,依据学生的认知层面,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读出诗的情感和节奏。(2)感知诗的情感和价值观。(3)品味诗的物境和意境。(4)鉴赏诗的美点和亮点。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4)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学生课外搜集有关作者资料

  五、说教法学法:埃德加·富尔曾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一堂课不是让孩子做什么,而是让孩子学会怎么做,即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古诗四步教学法。《望岳》采用听、读、说、悟四步教学,让学生把握物境、情境、画境、意境。

  2、合作探究教学法。《春望》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感知诗意、把握意象、赏析意蕴、比较鉴赏。

  3、自主演读教学法。《石壕吏》采用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演习、自主评价。我力求做到: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知识内化——拓展深化让学生达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想像画面——感悟意境

  六、说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望岳》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多媒体显示: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2、走近杜甫,背景介绍(由学生展示有关文字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合作的能力。3、初读全诗,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自悟,展示图片,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领略到诗人蕴含于景物中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情。

  〈二〉、网络交互,自主探究1、向学生们推荐网站,引导学生自主浏览。2、听配乐朗读,再次把学生带进诗的情境中。3、合作探究:你们能谈谈对《望岳》的了解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本,小组合作探究。)4、师生共同配乐朗读。

  (三〉、知识内化,个性展示1、这一环节我出示古筝、笛子、琵琶这三种乐器(多媒体显示),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乐器来配合这首诗。并说出:为什么你要选这种乐器?来一个个性大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的思维得到纵情放飞,最后教师作综合点评,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都得以高涨,使课堂气氛燃起熊熊之火。)2、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诵兴趣,我又组织全班同学分组竞赛朗读,。(至此,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真正做到了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四〉、拓展深化,即兴创作。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岳》改写成一篇叙事写景的散文,在悠扬的笛声中学生文思泉涌。

  (五)教学小结: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回顾本堂课的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的酣畅豪情;在网络交互中重获立体的语文世界;在自主探究中构建自己的诗歌鉴赏;在反复诵读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使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践者和执行者。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3

  教学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细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望》赏析

  教学过程: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五: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

  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2、描画莲花。

  3、写作。

  训练时间:7课时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

  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

  (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课件显示)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史叛军攻下当时的都城长安。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此诗就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人目睹祖国如此破碎衰败的景象,黯然神伤,这首诗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三)正音(课件显示)

  溅(jiàn)搔(sāo)浑(hún)胜(shēng)簪(zān)

  (四)范读,指导朗读,全班齐读课文。(课件显示)

  (五)诗歌最主要的阅读能力是联想,给2分钟学生讨论从此诗中联想到什么?学生描绘诗歌画面。(注意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他当时的心情。)

  (六)课文分析

  (引导读诗的方法: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构建画面,由画面表述引导到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的精妙。(课件显示内容分析)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5

  内容预览:

  杜甫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把握诗的情与景、事与情,感受

  品位诗歌的意境。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

  3.背诵这三首诗。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两首

  《望岳》《春望》。

  二.杜甫介绍: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

  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

  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望岳

  一、课文导入: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说有眼不识泰山,可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你们见过泰山吗?如果没亲身见识过泰山也不要紧,下面来看一些泰山的风景图,领略一下它的壮丽风光吧。(大屏幕投影一系列图画,教师介绍)

  下面学习杜甫的《望岳》,看看古人眼里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听范读,要求边听边注意读音,听完朗读一遍,

  板书:曾ceng通层眦zi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问:结合照片及诗,你感觉泰山有什么特点?诗中哪里体现出来?

  (板书:地域_、风景_、山势)

  岱宗两句。

  问:岱宗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尊称泰山为岱之宗?(投影第最后一页

  泰山居五岳之首,在古代被认为是最神圣的山。)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

  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

  明明,也更强烈。)

  齐鲁怎么理解?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形象地用齐鲁地区代

  表泰山的广阔。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板书:地域广)

  翻译:泰山是怎么样的呀?它在齐鲁大地上都是一片连绵无尽的青翠。

  造化两句。

  问:造化指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说天地神秀都聚集于泰山?说明泰山

  的什么特点?(山势高峻)

  问: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

  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提白云山作对比)

  问:你觉得割字用得好吗?换成分、切行不行?(割的对象比分或切的更有硬度,力度较大。说明泰山阴阳差别明显,界线分明。)

  (板书:风景美、山势峻)

  修辞特点:对偶

  荡胸两句。

  问:请调换一下语序理解这句话:层云生荡胸,归鸟入决眦。(曾通层

  眦即眼睑接合处。)决眦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修辞特点:对偶夸张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面对这么一座雄伟的山,谁不想攀登上去成为勇者?

  问:诗人的这句豪言壮语对你有什么启发?(泰山之颠象征人生的理想颠峰)

  (背诵此句,2分钟抽三个同学以上背)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石壕吏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 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 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 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抵 搔 浑 溅 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 学生小组交流。

  2. 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国 破 感时 恨别 抵 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 山河 城春 草木 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

  如:恨 感 搔更短 不胜簪 家书

  3. 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 对比反衬 寓情于景 颔联 触景生情 承上启下

  颈联 思家迫切 引起共鸣 尾联 细节描写 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触景生情/移情于物)

  十、拓展比较

  诗人在本诗中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当七年之后诗人听到官兵胜利的消息后又会是怎么的呢?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7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10762 更新时间:2010-4-19 14:52:03

  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M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在内容主旨上,杜甫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2.作品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登岳阳楼》等。

  二、关于《秋兴》组诗

  1.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2.题解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砧(zhēn),捣衣石。

  2.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3.诗歌评析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③颈联转入了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倾诉思乡衷曲。借一个“泪”字托出焦灼无奈的思乡之情;用一个“孤”字传说出漂泊无依的苦况。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④尾联写户户捣布声,家家催刀尺,赶制棉衣已成必然。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古时候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戌边的将士制作寒衣,因此捣衣(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这里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对家人家乡的思念。

  四、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1.主旨意境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艺术技巧

  ①情景相生,融汇无间,情因景生,景因情活。

  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和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全诗,首联写秋色秋气,颔颈两联托秋起兴,感世伤己,尾联绾合景色人事,缝合之细密,结构之谨严,无以复加。

  ②语言练达,句法奇异,对偶工稳,文气流荡。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该诗更是如此,如:

  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

  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

  最为突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又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盼东归故园,然而心愿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一语双关:“丛菊两开”既谓花开有时,又见出时光流走;“一系”既伤归乡无期;又见出人迹滞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五、背诵全诗。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2009-02-23

  湖南省示范性中学隆回二中

  罗志辉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

  明妃(fēi)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容颜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八、布置作业

  就课文《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文章。

  《秋兴八首》(其一)课堂实录

  作者: 加入日期:09-02-15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上节课。„„走进1200多年前的那个秋天,去感受一下诗人在长江畔日千万思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鉴赏一下《秋兴八首》其一。(板书课题)师:注意这节课是鉴赏课,所以你们是主人,所以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因为古人说“诗无达诂”。首先,请大家听一下一位艺术家对于这首诗的朗诵。听的时候请认真体味朗诵者的感情。(放录音)

  师:录音出了一点问题,那么就由我来朗诵,也许没有这位艺术家朗诵得那么到位,但也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

  (师朗诵)

  师:我已经读完了,接下来就请各位同学自己带着感情,带着你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自由地朗诵一下本诗。朗诵的同时请你结合注释,去思考一下自己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或者说你有哪些感受。接下来大家开始自由地朗诵。(学生自由朗诵了一分钟的时间)

  师:大家都读完了。接下来就请同学来谈谈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或者你在朗诵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赵勇:诗中的意象大多是很凄凉的。

  师:你抓住了一点:意象都是很凄凉的。还有吗?具体讲讲哪些意象给你这种“凄凉”的感受?

  赵勇:“孤舟”、“寒衣”等等。

  师:所以说,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带给你的就是一种凄凉的感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赵勇:还有题目是《秋兴》。(学生将“兴”读作第一声)师:应该读作“秋兴”(xìng)

  赵勇:诗的后面好像抒发了一种情怀,一种思念故乡的情感。

  师:哪里体现了出来?

  赵勇:“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一句。

  师:很好,请坐。你认为这一首诗的整体是凄凉的,抒发了诗人想念故乡的情感。再请一位同学讲讲看,还有什么发现?林杰?

  林杰:我赞同他的观点。(学生齐笑)

  师:可见赵勇的看法深得你心。只是你有自己的另外的一些看法吗?

  林杰:萧瑟阴凉的气氛。通过对自然界一些意象的把握,来体现自己思念故乡的心情。师:好的。请坐。那么自然界的意象是怎样和这种思念故乡的心情结合起来的呢?我们上个学期学过诗歌,是不是?鉴赏诗歌必须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大家还记得吗?这样的情和这样的景是怎样结合起来的呢?有人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板书)诗之胚是什么意思?是指诗的核心和主旨之所在。刚才林杰说了这首诗是通过自然界的万物抒发思念故乡的心情,可见景物都带上了情感。“情感”加上“景物”就成了诗歌的一个要素,是什么呢?(下面学生的回答隐隐约约)追问:带上情感的景物被称作什么? 学生齐答:意象。

  师:所以说,我们在读诗歌时一定要把握住意象。接下来,让我们齐声诵读一下这首诗,读完以后,四人为小组交流。这首诗正好是四联,那么我们分配一下任务:第一组首联,第二组颔联,第三组颈联,第四组尾联。每一组对自己分配到的这一联里的意象进行思考、交流,这些意象带给你怎样的联想?接下来就一起朗读一下。

  (教师领起,学生齐声朗读。接着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国家安巡视,时间四分钟)师:好,交流的时间到,大家停下来。我先请第一组发表他们的看法与见解。如果其他组有不同的意见,待会儿可以做补充。

  池丽丽:“凋伤”、“巫”这几个字。这几个字给人一种阴暗、阴森、恐怖的味道。而这里“玉露”好像是早上的事物,应该是很美好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另外,枫树林给人的感觉是很红火的,出现在这里也显得怪。(大意如此)„„„„

  师:“红红火火”的感觉又怎么能跟“凋伤”放在一起呢?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你们组有没有人得出这个结论了?

  池丽丽:好像早上露水要蒸发了,生命结束了。

  师:这里我可以提醒一下。我记得上次我给大家发了一篇散文,其中一篇是《母亲的书》。母亲会背什么?(个别学生回答:“二十四节气”)对,每次她背到“白露”这个节气的时候,“我”就会感到特别的凄凉,为什么?白露这个意象象征什么?我们说不要忘了“它象征的季节”。好的,你先请坐。婷婷,你来谈谈你的感受。陈婷婷:凄凉。师:为什么?

  陈婷婷:“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谢蒙伟:“凋伤”更能表达出一种伤心的、伤感的感觉。

  潘瑞东:„„ 赵勇: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师:就好像人与自然的感情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很不错,请坐。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学生: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师: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学生: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师:还有其他组的补充吗?没有,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联的推敲。第二联是作者归家途中看到的风景。这风景又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陈园园:想念故乡的急切。师:这两联中的意象能反映出诗人想念故乡的急切吗?朱光潜不是说过:文字上推敲就是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推敲。你从这些意象中能推敲出这样的思想情感吗?

  薛慧娴:第二联想中写出了波浪很大,所以,我觉得这里也体现了作者心情的起伏不定。师: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

  生:因为他回到故乡,心情十分激动?

  师:诗人这时已经回到故乡了吗?注意看注解,大家要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好,你先请坐,再请另外一位同学来讲讲。

  王焕展: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一种心情。师:那这样的景反映出作者怎么样的一种心情?或许我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这首诗,大家看下面的注解,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我们说读诗要“知人论世”,要了解这个人,也要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池铭锋:说明杜甫的心情像阴天一样,是很悲伤的,而且它和前面的第一句一样,都表达心情。

  师:也是通过意象表达心情。还有吗?

  池铭锋:他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师: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池铭锋: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

  师:在这里,思乡之情有没有直接的体现?似乎没有。请坐。也认为是一种心情的体现。那其他组的同学有没有补充?

  陈祥翔:它这里写“江间波浪兼天涌”,波浪好像很高,给人的感觉很灰暗。师:所以说,也是一种悲伤的情绪?你到底是想提问还是想„„ 陈祥翔:我是想提问。

  师:那就把你的问题大声地说出来。陈祥翔:他这里写得是不是过于悲伤了? 师:过于悲伤了?

  陈祥翔:这个“兼天涌”有没有太夸张了?(下面的学生齐笑)

  师:你抓的这个意象“兼天涌”,觉得是一种很夸张的写法,它怎么样夸张了?连天都跟着波浪在起伏,是不是?所以你觉得它太夸张了。那谁能回答陈祥翔的这个问题?你们觉得他至于这么悲伤吗?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流寓在外已经好些年了。陈祥翔:„„

  师:好的,你先请坐。我们说,艺术的夸张,情绪的表达,有时候是必要的。赵勇:我想问一下,他是不是不能回去啊?要不然为什么在这里发感慨而不回去? 师:他到底为什么不能回去,就让我们来看下一联。

  赵勇:这里描写的情境这么恶劣。是不是他回去受到了什么阻碍? 师: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时代背景,当时的唐王朝处于什么状态? 赵勇:衰败的状态。

  师:杜甫的晚年正好处于动荡的藩镇割据的时代,我们学过历史应该知道。所以说环境十分的恶劣,阻碍着他回家的路途。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情感,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环境的暗示。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这一句是这首诗里的名句。看看我们同学能从这句诗中体会出什么来。第一小组。

  陈琼翔:我印象最深刻的意象是“泪”,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师: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 陈琼翔:„„

  师:为什么花流泪更能体现出一种伤感的情绪?花开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陈琼翔:富有生命力的。

  师:但是现在杜甫的感觉却是花在流泪,真正流泪的人应该是谁?

  陈琼翔:诗人自己。师:可见流泪的不是你刚才说的菊花,而是诗人自己。除了这个“泪”让你印象最深刻以外,还有其他的意象吗?暂时还没有,好的,先请坐。另外请一位同学。林杰: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

  师:林杰同学要给杜甫炼字,认为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那就请大家说说看,该不该改?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好的,你先请坐。虞一祺,你来讲讲。虞一祺:不能改,因为这个季节是秋天,秋天的菊花是开得很茂盛的。

  师:你从节气上而言,这个季节菊花应该开得十分茂盛。那他说,秋末的话,菊花还是会凋谢的啊。

  师: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残菊”似乎更能体现出凄凉、萧条、残败的感觉来。

  虞一祺:诗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已经很久了,大概是出于对菊花盛开的一种向往。师:似乎考虑得还不够成熟,先请坐,可以再思考一下。请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戴康凯:残菊怎么可以两开?(下面学生齐笑)师:“两开”是什么意思啊?注解里是怎么说的?第二次开,也就说他在这个地方已经待了两年了,这里是他回家的路途中,是不是?路途中他停留了两年时间。好的,你先请坐。你觉得残菊不能两开,在理解上好像存在一些误差。赵勇:因为菊花古往今来代表着对家乡的思念。

  师:菊花代表对家乡的思念?(下面学生齐笑)这种说法牵强了些,菊花在古代象征着高洁,梅兰竹菊是四君子嘛。

  赵勇:写这首诗时,他已经打算回故乡了,所以不应该写“残菊”,写“残菊”的话„„ 师:事实上,他回不了故乡。好的,请坐。再想想,“残菊”意味着什么?破败。“丛菊”呢?

  茂盛。那这里说“两开他日泪”,“两开”是什么意思?开了两了次了,这说明他在这里已经待了两年了。那“他日泪”又是什么意思?

  赵勇:应该是他看到这里的菊花开得这么茂盛,就想到了故乡的菊花也是开的茂盛的时候。如果是“残菊”的话,那故乡的菊也会开得很残败。(下面学生齐笑)

  赵勇:这么去理解,好的,请坐。按我的理解,后面是“孤舟”,而写诗讲究对偶。后面是孤独,前面是“丛菊”,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我们刚才说了《春望》这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是不是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呢? 林杰:这里的花是不一样的,菊花是不能代表旺盛的生命力的。师:菊花为什么不能代表旺盛的生命力? 林杰:因为菊花是清高、孤傲的象征,师:我们说杜甫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往往借花自喻。林杰:那诗人也可以用其他的花来自喻啊。

  师:菊花是秋天特有的意象,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林杰:„„

  师:好的,你先请坐,关于这一点有不同的意见的,我们下课再讨论。接下来下一小组,在你们眼里,这一联中有哪个意象让你们特别感动的?(赵勇举手)

  师:好像只有赵勇发言积极些,其他„„(学生笑,马驹举手)好的,请将不如激将,马驹,你觉得哪个字能带给你特别不一样的感受?

  马驹:“心”字,“心”前面是“故园”,“故园”就是家乡,“故园心”也就思念家乡的“心”。(其他同学笑)师:还有吗?

  马驹:这里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师: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马驹:“系”

  师:“系”是什么意思?

  马驹:“系”就是系舟上岸。

  师:那么,这个“系”就是把舟绑在岸边,是不是?自己上岸了,那它怎么和后面的“故园心”联系起来?

  马驹:说明他急切地想回家。

  师:那为什么还要把船绑了上岸呢? 马驹:上岸回家去。师:注意下面的注解,这里还不是他的家乡。

  马驹:他上岸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乡。

  师:当作自己的家乡吗?你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好的,请坐,再思考。赵勇:“孤舟一系故园心”有没有可能系的不是舟而是“故园心”? 师:所以说,你认为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很好,请坐。还有其他同学找到了别的值得推敲的意象吗?其他组呢?陈祥翔,我刚才看到你欲举非举,你有什么要讲的吗?

  陈祥翔:我刚才选的也是“系”,现在没有什么好讲的了。

  师:赵勇把你要说的已经全说光了?那还有其他意象让你特别有感觉吗?比如说„„ 陈祥翔:“孤舟”。

  师: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 陈祥翔:一只小船。

  师:一只小船,这只小船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陈祥翔:宽阔的河面上。

  师:应该是江面上吧,前面已经提到了。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江面呢? 陈祥翔:波浪起伏的。

  师:这么一条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凄凉。

  师:凄凉,而且飘零,是不是这样的一种感受啊?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陈祥翔:我还是觉得这样的描写(学生齐笑)

  师:你还是执着于自己刚才的观点,觉得这样写太夸张了。

  陈祥翔:这孤舟也太脆弱了。

  师:孤舟太脆弱了,你提到这一点。那大家说说看,孤舟是不是脆弱的。一个学生很快回答:不是的。

  师:不是脆弱的,那就是坚强的? 陈祥翔:江间波浪兼天涌„„

  师: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好的,请坐。

  林杰举手:我有一些问题。在这名诗中,“故园心”怎么可以被系住?

  师:这个问题好像偏离了我们的思路。“系”在这里是“牵系”的意思,是指心“牵系”“故园”的意思。好的,请坐。

  师:时间关系,我们进入下一句。这一句有一点难度。第一小组,哪位代表?

  方舒:刚刚我们讨论了一下,为什么这句中要用“暮”字,而不是“早上”或“中午”呢?因为“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出游和工作学习的人都要回家去了,而且它这里是说回家是做寒衣,虽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方舒:我还想谈谈刚才的林杰同学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用“丛菊”而不用“残菊”?就像老师说的:“丛菊”是菊花开得很茂盛,能和作者孤身飘泊在外的感觉形成对比。如果用“残菊”的话,那就是有同病相怜的感觉,那就不会突出一种特别的凄凉。还有他说为什么不用富丽堂皇的花来形成对比,我觉得菊花基本上是颜色比较淡一点的,联系上下文,我觉得这里的意象都是比较悲凉的一种感觉,就是枫树也是一种很浓重的颜色,如果用很富丽堂皇、很艳丽的花,会把整首诗的意境破坏掉,显得不和谐。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师:个人的观点也很精彩,很富有条理性。接下这组同学能不能替方舒做一下补充呢?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下课铃响起)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谢丽娜,你来讲讲看。谢丽娜:这,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师:紧张?

  谢丽娜:人紧张的话,心跳也会加快。(学生笑)

  师:请坐,陈祥翔

  陈祥翔: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说明夜很静。

  师:可见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好的,请坐。这是我们同学对这首诗各自的体验与把握。最后我们来做一个工作,今天我们这节课是读《秋兴八首(其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点感受,或多或少而已。我们就把“《秋兴八首(其一)》有感”当作副标题,请大家给它一个正标题,要求能体现你对整首诗的感悟,或者说是你从这首诗中感觉出来的思想感情。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任务就放到课后来完成,并且请大家用散文性的语言描绘一下首诗,数不少于200字。好,下课。

  《登高》教案2

  作者: 加入日期:06-10-30

  登高

  备课人 董志霞

  一、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

  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

  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 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

  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师:这个老人是谁呀?

  生:是杜甫。

  二、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

  :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

  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

  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仅靠语言吗?还

  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

  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

  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

  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

  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

  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

  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

  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

  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

  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

  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

  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 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

  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

  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

  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

  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

  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

  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

  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

  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

  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

  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

  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

  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

  。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

  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做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

  相同?

  生: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有的同学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

  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

  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

  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

  “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

  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失: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

  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

  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

  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

  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

  “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

  。(生鼓掌)

  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 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

  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 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

  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

  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

  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

  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

  了。因为棗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

  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

  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

  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

  。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

  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

  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 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发表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生:愿意!

  师: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我

  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

  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

  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生:能!

  师:我开始讲述。(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

  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

  。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

  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

  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

  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

  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

  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

  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风急天

  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谁 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合。)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师再朗诵。)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为什么比平时读得好吗? 一生:因为你读得好,我们跟着你读,就读好了。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

  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

  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

  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

  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

  子。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

  (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 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课堂中一

  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象,让人家挺难受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

  受到感染了。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

  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

  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般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

  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

  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

  。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 的? 生:感性的。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师: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炼。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

  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

  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

  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

  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

  然。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眇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

  --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

  那一天吗?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渚清、沙白--要俯视,鸟飞

  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师: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师:由落木,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

  此时此境来联想。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

  了。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悠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

  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师: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

  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说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的很好。人生悠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

  生为之鼓掌)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师:有

  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

  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

  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

  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

  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诗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

  时应该高昂一些。(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

  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

  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作客'?是否同于我们现在的'做客'?

  生: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你们大家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

  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

  师:杜甫从事从事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

  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略)生: 登台,是 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师: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师:什么(时间)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作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

  生:六层。师:再往深处想,杜甫是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

  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

  '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

  所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师:苦,是什么意思? 生: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

  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

  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

  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

  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

  下浊酒杯'的意思。

  (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

  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

  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

  (生鼓掌)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

  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

  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

  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

  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

  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师: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

  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

  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

  。咱们中国似乎唯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忧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

  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

  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

  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

  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

  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

  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

  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课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

  登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

  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

  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

  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

  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

  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

  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

  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

  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

  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

  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

  阳楼》(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

  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

  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

  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

  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

  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

  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

  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

  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

  “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

  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

  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

  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

  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

  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

  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

  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

  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

  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

  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

  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

  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

  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

  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

  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

  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

  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

  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

  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

  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

  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

  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

  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

  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

  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

  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

  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

  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

  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

  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

  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

  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

  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

  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 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

  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情感蕴藏:

  首联 哀婉孤独 颔联 沉郁 高昂 颈联 愁苦沉痛 尾联 忧愤 无奈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

  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 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

  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

  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 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

  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

  ”(《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

  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

  “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

  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

  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

  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

  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

  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

  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

  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

  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

  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

  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

  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

  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

  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

  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

  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

  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

  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

  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

  是有点逊色。登高微型教案

  代盛江 作于 2005年8月23日

  ------------------

  登高微型教案 代盛江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全诗。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 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

  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

  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

  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

  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

  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诗人简介]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

  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

  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

  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

  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

  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

  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

  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

  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

  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

  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⑪、字音、字形和字义:

  渚 新 万里 百年

  ⑫、句型:

  2、内容分析:

  ⑪、放音乐《二泉映月》,全班同学朗诵《登高》。

  ⑫、分析:

  ①、首联:哀婉孤独

  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砂、(飞)鸟

  联想:“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结语:凄寒,孤独,渺茫。(蓄势)

  ②、颌联: 沉郁高昂 景:落木,长江。

  联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结语:生命短暂。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

  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

  么,'不尽长江'呢?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

  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

  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

  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③、颈联:愁苦沉痛 景、象:悲秋,多病

  联想:

  欧阳修《秋声赋》(节选)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壮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廖;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

  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九月

  海子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秋 海子

  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咏秋诗句选:

  汉代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晋代陶潜: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毛泽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陈毅: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

  结语:

  a、没有人才。杜甫为了实现他济世安民的宏愿,踏上了通往长安的大路。杜甫来长安 的第二年,唐玄宗下令征召各地有才之士到长安考试。杜甫满怀希望地参加了这次考试。但

  主持此事的李林甫却从中捣鬼,他害怕比他才能高的人入选,也担心这些读书人进宫后,揭

  发他干的坏事,因而早就想好了对策,一个人也不录取。考试后,他向唐玄宗道贺说:“这

  次考试没有发现一个人才,可见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被朝廷搜罗尽了。”昏庸的玄宗听了这话,心中十分得意。既然如此,牡甫的考卷答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这时,杜甫的父亲去世

  了,他的生活也出现了困难。为了维持生活,谋求出路,杜甫不得不几次三番地向达官贵人

  投递信件、诗赋,以求得到他们的赏识和引荐。可是,他的这些努力仍没有什么结果。

  b、幼子饥已卒。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十一月,杜甫回奉先探望妻儿。

  没想到刚进家门,就听到一片嚎啕痛哭之声,原来他的小儿子刚刚因饥饿而死。杜甫的心如

  刀绞般难受。他想起在回家的途中,所见到的穷人饿死、冻死在路旁、街头的惨状,而骊山

  华清宫却鼓乐喧天、刀枪林立的情景,不禁悲愤地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诗中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汉息肠内热”的炽烈感情,揭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的腐败政治,还描述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悲惨家境,为盛唐吟唱一曲挽歌。

  c、“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

  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

  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

  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

  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

  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 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百年

  ”,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④、尾联:忧愤无奈

  景物:霜鬓,浊酒

  联想:

  结语:

  a、杜甫特爱喝酒,写喝酒的杜诗,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惟

  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

  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

  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

  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b、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

  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

  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

  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

  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

  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

  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

  是兼济天下。

  ⑬、写作特点:

  比较赏析

  《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

  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

  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

  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

  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 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此时期虽然“安史之乱”结束三四年了,但地方军阀

  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

  ”(《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

  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沉重的阴云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只有以他的诗作去排遣那心中的郁闷与愁苦。

  《秋兴•其一》是八首中的第一首。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

  “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

  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

  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

  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眼看菊花两度开放,幽思不已,泪如泉涌。“ 孤舟一系故园心”说明作者漂泊在外,有家难归,寄身孤舟,故园之思,一心长系。作者在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登岳阳楼》中有诗句“老病有孤舟”,可见“孤舟”成为作者漂

  泊流浪的意象物,有家难归,魂系孤舟,其惨苦又有谁人知(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作者卒于

  湘江孤舟中)。尾联“催刀尺”即赶制寒衣,强调天已寒冷,“急暮砧”即黄昏时急促地捣

  衣声。结尾两句紧承上联,用“催刀尺”“急暮砧”这两个声动相连的词组作铺张,把作者

  想回家的焦急心情进一步烘托出来。此外,诗中用字处处对仗而双关,“波浪”、“风云”、“两开”、“一系 ”、“催”、“急”等,有情有景,有声有色,忽近忽远,忽高忽低,犹如巫峡治水,时而盘旋回落,时而奔腾向前,与杜甫自己的澎湃思潮汇合在一起,诗意

  十分缠绵感人。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 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

  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

  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

  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

  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

  常作客”对“独登台”。

  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

  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

  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

  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

  比还是有点逊色。

  [板书设计]

  【资料集锦】

  1、在大量“悲秋”诗词中,有3种情怀较为突出: a.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

  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可以说这是游子的共同心声。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

  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

  甫《月夜忆舍弟》)“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

  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东坡《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此外,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离别之苦的秋天物象还有很多,诸如菊花酒、梧

  桐树、南飞雁„„“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

  寒有怀》)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古台摇落

  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古台上草木凋零,秋天来临引起

  了思乡的情绪。“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白居易《琵琶行》)萧瑟悲凉的秋景与惆怅凄清的心情水乳交融。“寒蝉凄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作者借冷落凄清的秋天意象,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同时也抒发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

  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元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借秋叶抒写离愁别绪,给人强烈

  震撼。“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凉的情情。

  除了抒写游子情怀的作品,有不少诗词抒发征人思乡怀人的情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

  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英雄豪 迈。

  与游子、征人的“悲凉”情怀相对应,有不少诗词抒发闺妇怀人的愁绪。“秋风萧瑟天

  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

  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

  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舍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诠期《

  独不见》)“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夫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

  忍归!”(王维《秋》)秋月初生秋夜凉,害怕孤单不回房,表现出思念丈夫的少妇哀怨、凄凉的心境。

  与此相似的是宫女幽怨。“银烛秋风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

  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清冷、阴凉的秋天景物、环境,暗示出宫女孤寂、幽怨的

  心情。虽未著一“愁”字,但整首宫怨诗愁绪浓郁,委婉含蓄。

  b.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

  穷的愁绪。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主人公惆怅的心境同凄凉的秋景融合在一起。哀愁、伤感之情显然也是诗人长期遭放逐的

  苦闷心情的自然流露。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被囚

  禁的我,不由得生出阵阵悲伤。被捕入狱的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十分适宜。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受权贵排挤,惆怅失意,寒秋登楼怀想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谢朓,思绪万千。浓重 的秋色正好寄托人内心的愁思。“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

  楼》夜晚红叶被秋风吹得萧萧作响,在长亭饮下酒一瓢„„明月就可以到长安了,夜里还梦

  见隐居的生活。诗人赴京途中,在潼关驿楼观赏景色,抒发了自己矛盾的心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

  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

  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

  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苍凉的秋

  景蕴涵着无限悲苦的愁绪。

  c.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秋天万物凋零,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秋

  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秋风劲

  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再的感伤,两者

  和谐融合。“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英雄人物的悲伤中往往仍带着几分豪壮。

  “悲秋”的内容还又许多:“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

  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诉说征人生活的艰难困苦。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二)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秋天的色调也就不同。也就是说,“象”同

  而“意”异,“意象”就不相同。秋天的意象并不全是悲愁。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

  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秋天比春天

  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绚丽烂漫的色彩。”(峻青《秋色赋》)“南国

  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

  骆驼。”“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

  分之一的零头。”(郁达夫《故都的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 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清新生动之“象”与希望隐居之“意”构

  成优美的意象,今人心驰神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秋词》)生机勃勃的景象蕴涵着积极乐观的情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山行》)秋天的红叶不仅色彩比二月的春花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生机

  盎然的秋景,寄托着诗人的精神、声趣,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毛泽东1925深秋重游橘子州,写下《沁园春•长沙》一词。请看上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作者处境险恶,在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笔下,自然之

  景注入了强烈而浓厚的主观色彩,呈现了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

  人力量的美——在深秋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

  望,群山火红,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

  仰视,雄鹰矫健的搏击长空;俯看,鱼儿轻快的畅游水中。宇宙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

  自由舒展、蓬勃生长。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

  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豪迈的气慨、昂

  扬的斗志、奋发的精神。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秋天像一知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梁小斌《我

  热爱秋天的风光》)诗人表达对秋天的热爱,既直抒胸臆,又选取物象寄托,质朴的语句蕴

  含着丰富的内涵。

  与“象同意异”相反的情形是“意同象异”,即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可以寄托于不同的物

  象,构成具有独创性的意象。例如,那些同样是写“愁”的名字,选取的物象就可以各不相

  同,诗人将自己感受感悟到的情思投射

  于天地万物间所宜于投射的客观物象,将自己获得的审美经验寄托于天地万物间所宜于 寄托的客观物象。

  2、民间有一传说,说的是杜甫开药店的趣事:

  唐朝大历三年间,著名诗人杜甫因生活贫困,在沙头镇的大街上开了个“百草堂

  ”中药店。药铺一开张,由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老百姓纷纷到这里来抓药看病。杜甫 的药店生意兴隆,几家财主开的药店就逐日冷落萧条,无人光顾了。他们暗暗地恨起了“百

  草堂”,咒骂道:“杜甫呀杜甫,我们的生意全被你抢去啦!”几家药店的财主便凑到一块,商量对付杜甫的坏点子„„

  他们先用钱收买了节度使卫伯玉衙门的一个书吏,打算用卫伯玉的权势把“百草堂”压

  垮。书吏拍胸保证说:“请各位放心,我自有办法治一治杜老倌!”

  第二天,书吏果然在卫伯玉面前挑拨开了:“老爷,杜甫开了个中药店,自夸天下药材

  不缺,还自以为才高学深,连你老人家都瞧不起哩!”卫伯玉一听恼火三丈,心里骂道:“

  好一个杜老倌,我倒要看看你的智谋!”于是他提笔开了一服“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的药单,对书吏说:“快去,送给‘百草堂’抓齐,否则说我对他不客气!”

  那泼皮书吏悠悠然往柜台上一甩,说:“喂,这是卫大人用的药,快照抓,少一味就砸你 的招牌!”伙计一看,愣住了:天下哪有这四味中药!

  这 时,杜 甫 正 好 从 后 堂 走 出 来,看 看 那 药 方,轻 笑 一 下,随

  即 抓 出 四 味 药 放 在 柜 台 上,说 : “ 卫 大 人 要 的 四 味 药 抓 齐 了,拿 回 去 吧。” 书 吏 不 信 杜 甫 药 店 里 有 这 四 味 药,疑 惑 地 说 : “

  你 们 不 可 能 有 这 些 药 吧!” 杜 甫 也 不 吱 声,拿 出 药 来 让 他 看。

  原 来 是 一 片 萝 卜 干,一 块 生 姜 芽、一 颗 红 皮 鲜 李 子、一 颗 干 桃

  僵。那 书 吏 见 了,把 双 手 一 摊,瞪 着 枣 核 眼 说 : “ 杜 甫,这 算

  什 么 药 ?!”

  杜 甫 并 不 看 他,指 着 萝 卜 干 说 : “ 这 萝 卜 干 是 ‘ 甘 罗 ’ 之 意,甘 罗 十 二 岁 当 了 宰 相,这 叫 ‘ 行 运 早 ’。”

  接 着,杜 甫 又 拿 起 那 块 生 姜 芽 说 : “ 生 姜 芽 是 ‘ 姜 子 牙 ’ 之

  意,姜 子 牙 八 十 三 岁 遇 文 王,这 叫 ‘ 行 运 迟 ’ 喽!” 杜 甫 又 拿 起 那 颗 红 皮 鲜 李 子 说 : “ 你 看 这 李 子,虽 然 酸 溜 溜 的,却 正 是 目 前 市 场 上 的 俏 货,这 叫 ‘ 正 行 运 ’。”

  最 后,杜 甫 把 手 一 揣,斜 视 着 干 桃 子 说 : “ 这 是 隔 年 的 桃 子,经 雪 冻 霜 打 算 不 得 鲜 果,只 能 入 药,便 叫 ‘ 不 行 运 ’。”

  书 吏 听 了 无 言 可 对,只 好 提 着 那 四 味 药 灰 溜 溜 地 走 了。杜 甫

  捻 须 大 笑。从 此,那 些 财 主 药 店 对 杜 甫 更 没 法 儿 了,杜 甫 的 “

  百 草 堂 ” 中 药 店 越 办 越 好。

  3、杜甫与中药

  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后被人称为“诗圣”,在诗坛上与李白齐名。然而,命运的

  安排使杜甫一生与中药保持着特殊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很少为人知晓。

  一位诗人,怎么会与中药发生联系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诗人依靠采药、卖药维持生

  计。杜甫一生穷困潦倒,常为生活问题到处奔波。他经历了唐玄宗后期由盛到衰的社会转折

  时期。三十五岁之后,被困居长安近十年,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由于生活困苦,经济拮据,他不得不采药到集市上去卖,以换取生活

  必须品。他常起早贪黑顶风冒雪到山中采药,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药上。诗云:长馋长馋白

  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他在仕途中不得志,四十四岁时当上一个右卫率府胄遭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又

  使之化为泡影。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心灰意冷,于是他把采药、种药作为精神上的寄托。每

  当他做官失意时,就想到自己家乡药物多,不如回乡种药好。曾在诗中流露出“故乡多药物,胜慨忆桃源”的感情。当他弃掉官职,生活较固定时,立即辟药园种植中药。他常常在药

  园中留连忘返,往往“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在杜甫草堂里,当年他就开辟有一块一

  亩左右的药圃。

  由于杜甫长期接触中药,观察中药植物的生长,积累下大量植物学方面的知识,所

  以他写的有关中药的诗显得格外有生气,一反他诗中常有的那种忧伤的格调。如他吟咏决明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咏栀子:“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咏丁香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从这些优美的诗句中,我们可看出杜甫对中药怀有的特殊

  感情。

  唐代大诗人杜甫住在京城长安的时候,有一年春天,独自一人到曲江游览。那天天气晴

  朗,曲江景色更是宜人,正值春暖花开之时。杜甫面对着美好的景致,心情非常好,他来到

  临江的一家酒家,凭窗而坐,要了一壶酒,一边欣赏这美景,一边喝酒。喝着喝着,就感到

  心旷神怡,诗兴大发,于是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曲江对酒》,其中有两句就是这样写的

  : 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

  终于,天色已晚,杜甫带者三分醉意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在马背上,他又拿出刚刚写 的诗:“《曲江对酒》,怎么能‘欲语’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一边策马,一边想,他越想越不妥。回到家里,他立刻把诗改为: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8

  教学目的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⑵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⑶ 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2、能力培养目标:

  ⑴ 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⑵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3、德育目标:

  ⑴ 欣赏大自然的美。

  ⑵ 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⑶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⑷ 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完成3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读诗要总结方法: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⑴ 熟读背诵3首诗。

  ⑵ 标出诗中不理解的句子,初步鉴赏。

  2、课内:

  ⑴ 精读课教师讲析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⑵ 自读课揭示出诗中最能体现意境的诗句或诗歌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本课是近体诗,首先要了解两种诗体的区别。学习品赏意境,要注重抓关键词语进行联想与感悟。

  二、整体感知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意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简介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9

  内容预览:

  二五杜甫诗三首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体会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2、相关资料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xx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自主学习】

  诗歌学习方法指导: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1、(1)播放三首诗的配乐朗诵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要求学生从文字到内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诗歌,可设置思考题启发和帮助学生理解,小到一个词的词义,大到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有助于充分地理解诗意。

  3.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合作探究】

  1、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望岳》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2、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春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品味《春望》。(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4、《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5、《石壕吏》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精读精练】

  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点击进入初中学习小组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

  (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

  (4)会当凌绝顶()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

  4.《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间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__。

  5.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南岳()和西岳()(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7.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8.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阅读】

  (一)《新安吏》(节选)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注: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伶俜:形容孤独。俜:pīng。

  1.解释词义:

  ①更:②次:

  2.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行吗?为什么?

  3.借问新安吏这句诗省略了主语,你认为省略的主语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拓展提升】

  结合对杜甫现实主义诗篇的理解,将《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教(学)后记】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1、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3、

  (1)关于表现手法。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2)关于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

  (3)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4)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5)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4、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5、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精读精练:

  1.(1)泰山(2)不尽(3)指天地、大自然(4)登、乘

  2.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岳雄心和气概

  4.远近朝暮望登

  5.泰山衡山华山泰山

  6.老翁逾墙走存者且偷生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a

  8.三男邺城戌二男新战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9.新战死‖无完裙。‖第一层:三男全被征。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10.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主题阅读:

  (一)1.(1)岂(2)挨次

  2.不行。上边有县小更无丁一句说明成年男子已全被征兵,故只有母亲送行。

  3.客即杜甫

  4.表达了作者对应征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10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秋兴》这组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

  这组诗,前人评论较多,其中以王嗣奭《杜臆》的意见最为妥切。他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可见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从整体看,从诗人身在的夔州,联想到长安;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长安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所以望长安,写长安,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

  为理解这组诗的结构,须对其内容先略作说明。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第二首的延伸。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面临种种矛盾,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象“弈棋”一样彼争此夺,反复不定。人事的更变,纲纪的崩坏,以及回纥、吐蕃的连年进犯,这一切使诗人深感国运大非昔比。对杜甫说来,长安不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他在这唐代的政治中心住过整整十年,深深印在心上的有依恋,有爱慕,有欢笑,也有到处“潜悲辛”的苦闷。当此国家残破、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所熟悉的长安景象,一一浮现眼前。“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值此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自古帝王州”,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第七首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

  八首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有八个乐章一样。这个抒情曲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乐的抒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丽飞动、充满豪情的描绘,如对长安宫阙、昆明池水的追述;有表现慷慨悲愤情绪的,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就以表现诗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色调也不尽相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豪迈、宏阔写哀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静的心绪。总之,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基调的思想情绪。它们每一首在八首中又是互相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地表现了主题。王船山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船山遗书·唐诗评选》卷四)

  《秋兴》八首中,杜甫除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外,反复运用了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组诗的纲目是由夔府望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组诗的枢纽是“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相去遥远,诗中以“接”字,把客蜀望京,抚今追昔,忧邦国安危……种种复杂感情交织成一个深厚壮阔的艺术境界。第一首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四处砧声所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回到夔府的往复。第二首,由夔府孤城按着北斗星的方位遥望长安,听峡中猿啼,想到“画省香炉”。这是两次往复。联翩的回忆,又被夔府古城的悲笳所唤醒。这是第三次往复。第三首虽然主要在抒发悒郁不平,但诗中有“五陵衣马自轻肥”,仍然有夔府到长安的往复。第四、五首,一写长安十数年来的动乱,一写长安宫阙之盛况,都是先从对长安的回忆开始,在最后两句回到夔府。第六首,从瞿塘峡口到曲江头,从目前的万里风烟,想到过去的歌舞繁华。第七首怀想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11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复述故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展示课件。

  即: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的不同地点分五部分: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二、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发现桃花源

  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二)进入桃花源

  1、渔人见到什么景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所闻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离开桃花源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探究疑难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桃花源的特点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2.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岁时所写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当时作者已隐居16年之久,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出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四、探究主题

  1.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一方面揭露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2.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3.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师总结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五、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六、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七、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B、村人“皆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八、结语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九、作业超市

  再造想象:

  1、我来到桃花源

  2、今日桃花源

  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杜甫诗三首课件 篇12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望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齐读。

  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再次朗诵,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出示问题,小组研讨: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研讨后,师生共同赏析:

  “岱宗”两句:“远望”(补充背景常识:此句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

  问(1):“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朗,也更强烈。)

  问(2):此句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对你有何启发?(没有抽象地说,而是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体会,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两句:“近望”

  问:能否通过对这两句品度,各用一个字分别概括诗人眼中泰山的特点?(“神”或“秀”,“高”。这两句诗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两句:“细望” 问: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 面。

  “会当”两句: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五)进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问: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再次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

  (六)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问: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虚实相生

  ......)

  (七)背诵古诗。(齐背)

  (八)练习

  1、《望岳》的颈联是: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山势的句子是: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7、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8、诗人细望泰山而时间之久,表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的诗句是

  想了解更多诗词网的资讯,请访问: 诗词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4870382.html
延伸阅读
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中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绮丽瑰宝,华夏文明的核心,诗人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内心一动呢?今天出国留学网给大家分享一下白居易的诗
2023-05-19
外地有谁会开龙船比赛,繁华楼阁竞相插艾草。——出自黄省曾的《五日追忆往岁客途一首》。端午节是中国及其周边汉字文化圈国家广泛流传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送上真挚祝福给亲朋好友。如果你正在
2023-05-19
写范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参阅范文需要且很有必要。分析优秀范文的整体结构和写作逻辑非常重要,以下“看艾青诗选有感”由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看艾青诗选有感(篇1)
2023-05-19
一下为大家介绍的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快乐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中华文化熠熠生辉,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我们可以赏析解读古诗
2023-05-19
那么,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是诗人们创作的呢?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为了培养我们的思想情趣,我们可欣赏学习古诗词,这是中华文化的绮丽
2023-05-19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诗三首相关内容。对于新入职的老师而言,教案课件还是很重要的,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教案课件是建立教学框架的工具,必须认真书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3-04-12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良好的教案和课件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石。下面,我们为你推荐诗三首教案,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诗三首教案篇1教学目标:
2023-04-28
如果事先缺乏周密的准备,机遇也会毫无用处。如果是新手教师,上课前一定会精心准备教案。教案撰写的训练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当中、在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具体备课当中的意义非常明显。你们知道教
2022-12-30
出国留学网精选专题推荐:“诗三首教学设计”。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五下《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工作中会涉及大量文档,第一时间可以去找找有没有类似范
2023-02-24
下面我们为您呈上“语文六年级教案诗三首”相关主题内容,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创造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教案
202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