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 ”,读了作品后,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最好的去记录这种阅读心得的方式就是动力写一篇读后感,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1】
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史书,全书仅仅细写了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杂事,却上升到了整个中华历史的思考高度,与中华文明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读来更是令人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与教科书上仅仅几个四字短语便能概括的死板的历史人物形象不同,书中从多角度剖析了各个人物,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人性复杂。
读此书之前,我一直认为万历皇帝的昏庸仅仅是张居正教育失败所导致,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形象也变得完整起来。张居正的腐败仅仅是令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对整个政治体制的失望与无奈。
繁复的礼节以及所谓道德束缚的陈词滥调使他疲惫不堪,甚至让他由此陷入与整个官僚集团长期的无声对抗之中,以消极怠工、不理朝政来表示自己对这种长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抗议。
他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昏庸之帝;相反的,他正是因为太过聪明,看透了这个社会的丑恶与悲哀所以至此。年少时的他也曾是一个励精图治,胸怀抱负的皇帝,甘愿忍受亢长无味的礼节教条,甚至曾徒步游行,求雨祈福。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骨子里的叛逆精神愈来愈烈,企图冲破封建的枷锁。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离经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实际的行动向陈旧的道德礼教发出了质疑与抗议,更让读书的我们领悟到仅凭道德所堆砌和约束的社会就像是无根的草,浮于表面,不堪一击——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然而这种神奇的制度并不仅仅存于明朝,而是成为了一种传统,存于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张居正也曾试图去改变这种看似已经凝固的制度,无奈根深蒂固。官场之中,人人都以道德君子自称,同时又用近乎严苛的道德去约束他人。
首府张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对待下属严苛,但是自己却不知检点,奢靡至极,使得官员上下怨声载道。无奈当时张居正权倾朝野,无人胆敢抵抗,可是当他一死,各种丑闻告状便纷涌而出,张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却背负了一世骂名。再看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他们都是光荣一时的朝臣,但却都有着各自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与无奈。这无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纵观全书人物,每个人都可称作是失败的封建道德社会的产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确,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制度曾经给中国带来的种种荣光,但是静下来深思,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政治的警示。有了前车之鉴,当今社会需要法治便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当然,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不可一并丢弃,不过,人们也开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没有法律给予支撑,便像没有双脚的人一般无法立足,最终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漫漫黄沙之中。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2】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讲述了一段明朝的历史,全书以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物作为串联,以人物的生活百态来反映一个时代的故事,也是万历十五年的一个缩影。时代背景可以影响着千千万万人的生活轨迹,也无声无息的孕育了百家的思想,同时,一个人亦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甚至是千百万年后的人们。读历史更是要我们以史为鉴,知事理,常自省。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作者介绍的最后一位人物:李贽。李贽被作者描述为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他被后人评为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批判社会腐败、虚假道义、贪官污吏,反对男尊女卑、重农抑商等思想,不拘泥于封建传统,但最后却被诬陷入狱,在狱中自刎。不少人感叹李贽的不幸,感叹一个时代的悲哀,李贽在去世前一句“七十老翁何所求?”也表明了自己的心境,做自己喜欢却不被认可的事情是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这个问题发生在了一位思想家身上,发生在了万历十五年间的一位思想家的身上,和现在生活在一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我们相比,他确实是不幸的。他的部分思想被后人所接受,所理解,也算是有所慰藉。
书中有提到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让每个人公开承认自己的私心,也就是自己的个人打算,以免口是心非而阴阳淆混?”,李贽坦诚的承认做官的目的是为了名利,而不打出去绝私欲、为国为民等等高尚的幌子,不论这句话是对是错,李贽的特点在于敢于坦诚。做官前必然人人都要宣称自己为国为民,你才能获得做官的机会,当然,我们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同志确实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做好官,行好事,但是也不乏在名利前失去自身信仰的同志,当正义来临时而懊悔不已。作为学生党员,也应正视自身,不被外界的一些色彩所迷惑,坚定自己的信仰,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对于身边违背道德、法律的种种行为予以规劝、引导。这也不仅仅在做官时,生活中处处可体现坦诚,反思现在的我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许我们变得没有那么坦诚了,无论是面对同学、朋友甚至父母,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不坦诚的地方,我们有着不同的顾虑,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思想造成的,与人交往,却需要这份珍贵的坦诚。
读历史,往往能引发人的思考,或许在书中产生共鸣,或许在书中能发现生活的影子,明白一些不用亲身经历也可体会的道理,使人茅塞顿开,也可体验自省的魅力,每个时代的故事都有共通的地方,而我们幸运的是,生活在当下,我们的时代可以容纳“理解”、“认可”和“接受”,“我理解你,但并不能接受”也融入了更多人的思想里。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3】
《万历十五年》:个人认为这不算是一本历史书籍,因为我用了四年时间,每看必有新的收获。总体来说,讲述了万历皇帝长达几十年不上朝的一个心理描写,并根据这个铺展开来,讲述了有明一代,封建官僚暨知识分子在面对孔孟之道、朱熹之理和纷繁复杂的现实时,是如何抉择的。而这其中,海瑞选择了道德的高尚,一生清贫,却屡遭排挤;首辅申时行选择了中庸之道,极力缓和,调节各方面的矛盾,晚年却被弹劾回老家;一代名臣张居正选择了改变,却在死后遭遇了抄家和鞭尸。孤独的名将戚继光面对腐朽的明朝军事财政制度,选择了依靠张居正来完成自己毕生梦想,最终张死后被弃而不用;而李贽,选择了面对选择了坦白,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哪有那些道德君子所讲的,匡扶天下,救济黎民百姓。他们所有人都是悲剧,无一例外没有我们现在人意义上的成功。在他们实现各自政治理想的一生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也许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悟。黄提出“大历史观”,就是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去思考历史事件,而万历十五年貌似写的是1587年,其实是从这个长久以来的封建统治制度来书写这一年,而60年后明朝即亡。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张田田: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一部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时值明朝晚期,分别从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首辅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六个人的人生起伏,结合大历史观,从较长时段对历史因果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读,从而揭示了两千年封建官僚体制失败的原因。想要更加深入了解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快来加入我们,一起品读、深思其中的故事。知之深,方能爱之切,赶紧行动起来吧。
卢小娇:“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万历十五年,越是看起来不重要的年份,越是容易忽略,却越不可或缺而承前启后。
毕玖琚: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人翻不起滔天巨浪,滔天巨浪的后面可能站着一个时代的巨人,巨人之所以站在那,是因为他看清楚了河的流向,算准了此刻即将起浪。
臧金鑫: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听上去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有点像,但是看起来有种十分不同的感觉,不过是同样的妙趣横生。强烈推荐。
张尚义:这本书作者引用了很多古今文献,写作时间也很长。从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序中,我了解到作者读过许多书,如作者提到的《神宗实录》。佩服作者心无旁骛的知识沉淀的过程以及那种不急躁不急功近利的品性,仅此一点就值得今天很多人学习。书中涉及到大明许多问题,如财政、金融、税收、礼仪、军制、俸禄、官吏品级、行政制度,思想等。对于这些问题尽管书中只是简单提到却都命中要害,主线紧紧围绕“道德”二字,引发我思考的是“治国理念”,其核心也是“道德”,很多问题亦由此而来。无论是大明的政治制度还是经济政策,都紧紧地和“道德”捆绑在一起。
虞冬蕾:记得《人民的民义》热播的时候,反派高育良对一本书爱不释手,后来大家反复提及的这本书就叫《万历十五年》。当时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大贪官会这样喜欢一本历史书。这次有机会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它是高育良成功的开始也是他堕落的引子。他钻研透了中国古代官僚系统里很大的一个弊病:文官抱团腐败,多重领导导致系统纠错能力低下,即便万历皇帝也对此一筹莫展。作者是用一种近乎平淡的语气来叙述这个漫长的故事,感觉像是慢慢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画卷,画卷上是一个王朝从兴盛到衰颓,没有晦涩难懂的语句,但平淡自透着千钧之力。书中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话是“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一个王朝如此,一个社会一个个人更是如此,正因为我们有缺点不能改,更需要完善制度去制约它。大明王朝的灭亡,万历皇帝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规则的缺失。
谢林晴:流逝的时光能够抹去一切痕迹,包括生命,就算贵为万民之主,苍天之子的他,也不能幸免。曾经的他胸怀壮志,意图力挽狂澜,打造无边盛世,然而岁月世事磨平了他的棱角,无奈的他只能屈服,心底的声音依旧叫嚣着反抗,于是他怠政,不抵抗不配合,去向官僚挑战,向这个体制挑战。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之可恨之人亦有可怜之处。一个人的恶总是源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而“人之初,性本善”,往往大环境才是那罪魁祸首。腐朽体制不改,黑暗势力不除,恶人必将反复。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5】
终于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这是今年看的最慢的一本书,总是没有太多的零碎时间可以用。
这本书总体上讲讲,是一部悲剧的书,悲剧的人物、悲剧的时代、悲剧的政治、悲剧的中国,然而黄仁宇却可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去完成这部巨作,虽然其中有一些西方的研究方法理念上的痕迹,但绝不掩盖这本书在那种情况下诞生的光芒,何况,黄先生之谦虚,让人敬慕,他说:下一代的人证实我们的发现,也可能检讨我们的错误,也就等于我们看到前一代的错误一样。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以这样的胸怀去解读历史,这才是我中华民族应有的眼界与胸怀吧。他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帝王,那种落寞、愤慨,是那个时代的文官集团和政治制度所赐。
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文官武将,文官不仅用笔,更会用心,更会制衡,武将不止使刀,亦会攻心,会迎合……这些历史,让人不可思议,让人瞠目结舌,让人流连忘返,让人叹之、敬之、爱之、骂之……历史长河中,发生过的事,总会以特有的方式让人记住、被人提起的!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6】
1、所谓大历史观,是将历史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内观察,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对比
2、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传统、广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在当时交通信息极不发达的小农社会背景下,自然而然就发展出了以道德为准绳,以士大夫阶层为统治阶级的形式,这是历史的必然。
3、中国是一个道德观念极其盛行的国家。常言道,道德是要求自己的,如果用在了要求别人身上,那多半要出问题。但这种观点,一是很难落实,二是这本身也是一道道德标准本身。其实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分受众的,有些只适合士大夫为代表的的所谓精英阶层;而有些则是针对底层民众的。
4、越是深入历史,越是发现历史的现实性。以前读书时候时候,教科书上赋予的历史观,在万历十五年这类书籍面前,已然全部面目全非。先不说教科书上那些倾向性的表达,即使是客观表达,在你深入了解那些结论背后的事件人物以后,也可能会有全然不同的观感。这就好像一条你认为很有道理的道理,但当你运用到具体事务中的时候,又会碰到诸多问题。当你终于在不断摸索中明白了其真谛以后,虽然你仍然认可这条道理,但那种感悟是截然不同的。
5、最后,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去阅读、思考。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7】
与人们的一贯认知相去甚远的是,皇帝不是一个朝代的主人,而在政治上是政府中的各级官员,在经济上是中等以上地主的知识分子才是。因之,如果知识分子放弃了正统的儒家观念,王朝的安全性就会立即受到质疑。同时,明帝国实际上可以说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的社会,而本朝治理农民的根本方针是保持他们的淳朴无知,数不清的农民目不识丁,只能依赖通“四书”的乡绅引导,才会按照规定纳税服役。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政府的施政方针和个人的行动完全凭借道德的指导,开国二百余年,却始终以“四书”确立的道德规范作为法律裁判的依据,并没有在伦理道德与日常生活中建立合法的缓冲地带,而伦理道德僵化的标准并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只会使社会趋于凝固。
在儒家的道德准则实则无法固定,而法律的创造性又缺位时,两万余人的文官社会哪有那么容易趋同?只能以种种效率极其低下的奏章、语焉不详的文字来达到一个诸人看似能勉强点头的结果。两千年前孔孟之道曾经是领导和改造社会的力量,但现在仅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牢笼。“在道德的旌旗下,拘谨和雷同被视为高尚的教养,虚伪和欺诈成为官僚生活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1587年看似无事可记,实则是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常以昏庸无能被指摘,但少有人知道他本可以成就一代明君,他也曾用心研学,自幼写的一手好字;也曾亲自涉及祈雨仪式以示关心民瘼。但文官集团只希望他行礼如仪,一切超出皇帝应有礼仪的行为都被不假思索的认定为逾矩。张居正不让他习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文官们不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意设立太子,以致他最疼爱的女人郑贵妃终日以泪洗面。以礼治而非法治的王朝下,无人把皇帝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成为傀儡一般的礼治象征物。曾经励精图治,企图打开“万历之治”的朱翊钧,因为他过于聪明的天赋,早就参透了文官集团背后究极无趣的权力纷争,但他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反抗偌大的王朝,最后竟然欣然接受了精神上的被活埋。文官可以被罢免,但皇帝不可轻易让位,他折中选择了无为而治,文官们不让他做的,他就不做,但他也不去积极做些什么。曾经两年半四次谒陵的他却因之造到文官集团不受礼数的抨击,那他就做一个三十年不出宫门的皇帝吧。
本朝重文轻武,始终以保持各方面的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因而,军官的选任皆以武力为选官标准,却并不在意将领运筹帷幄的能力。作文一直到倭寇大举入侵如入无人之境,才使得中枢的文官惊醒。穷则思变,戚继光即在此时走上了历史舞台。戚继光并不像明朝另一名将俞大猷一样提出不破不立的看似有益的建议,却并没有看到其背后可能会导致整个松散的官僚政治重组崩溃的风险。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可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他清楚在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之内,企图强调军事效率与军事技术而提高军人的地位,是绝对做不到的。戚继光并非海瑞式的人物,他认为事实上的合法与否无关宏旨。他给提拔他的谭纶与张居正送礼,在官场上也并不落得粗俗而得到文官的赏识。但他并没有把这些人事上的才能当作投机取巧与升官发财的本钱,而是作为建立新军与保卫国家的手段,并使自己得到适当的享受。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篇8】
平时看历史方面的书很少,当小说来看,甚是精彩。书中每一章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体进行描写。
万历皇帝:9岁登基,登基时年级较小,在首辅张居正的指导下处理政务,按部就班,也不知道奏章中的厉害关系。中年后,无法同文官集团抗衡,感受到自己的无力,于是开始怠政,不上早朝。
张居正:用儒家思想执政,用儒家思想要求其他文官,但言行不一,私底下生活却极其奢华。倒台后,遭到了猛烈的弹劾,亲友、党羽也被清算。
申时行: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且看透了文官集团的本质,明白自己无能为力改变局面,管理上充当和事佬的作用,在外人看来无重大历史功绩。
海瑞:清官,笃信儒家思想,并严格要求自己。戚继光:在重文轻武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