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作文”的文章充满着灵感与智慧肯定是值得你收藏的,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自信心和写作成就感,通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善于总结记录能写出好作文,怎么样才能写出抒情的作文呢?
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作文【篇1】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小正月和元夕,在中国人非常看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是在我家里过的,一早,我妈妈就起来和面,原来今天是元宵节。我洗漱完毕后,去看妈妈怎样做汤圆,她先把一些面团搓成圆形,再把那些小面团压成硬币,中间放一点糖,再包成汤圆就好了。我看着看着,手痒痒,也想包一包,可是我饺子都包不好,干脆灰了这条心。
到了中午,妈妈煮好了汤圆,我用筷子夹起一个汤圆,咬一口,真甜,里面还有核桃仁,我三下五除二,十个汤圆就进了我的肚。
因为受疫情影响,所以看花灯和猜灯谜的节庆全部取消了,今年元宵节的街上变得很冷清。我好怀念以前的元宵节呀,一到古镇的街上,好多好多的人都来街上看花灯,花灯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蜂窝,还有的像水果。每一个花灯的上面都有一个谜语,大家都在猜谜,有的人皱眉苦脸,肯定是猜不出来,有的人高高兴兴,像是想到了谜底,还有的窃窃私语,和同伴一起研究谜题呢。我希望猜灯谜的习俗以后一定要保留下去,元宵节猜灯谜多有趣啊。
我喜欢元宵节,希望明年的元宵节像以往一样热闹。
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作文【篇2】
\"今年的元宵节过得很不一样,因为我们受到了“新型冠形病毒”的攻击不能外出,但是我们依旧在家过了一个开心的元宵节。
元宵节要吃汤圆,赏花灯和猜灯迷。为什么呢?因为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他见到一位叫元宵的宫女,知道她非常想念家人,却入宫后很难再见到自己的亲人,常偷偷地哭。他便想办法让汉武帝下旨正月十五让百姓进京,他又让元宵做了汤圆,放在宫门口。十五那天,元宵的父母妹妹看见了元宵,开心极了!他们一家团圆了!因为元宵的汤圆做得最美味,所以正月十五又叫做元宵节。
这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妹妹一起做汤圆。我们做的是芝士汤圆。先把水和米粉混合,然后加入淀粉,又揉又捏。再把芝士切成萝卜丁的小碎块。抓一点芝士放到早在手心铺好的面团中,妈妈做的是圆形的,而我与弟弟妹妹却捏一些僵尸、骷髅头、小兔、猪头、小鸟等搞怪的形状。“哈哈哈……”爸爸见了忍不住大笑,“汤圆是圆的,你们几个小捣蛋,怎么做成这种样子?”妈妈却说:“只要大家开心,汤圆什么形状都可以。”
汤圆捏好了,就开始煮了。刚放进开水里的汤圆是沉在锅底的,过了三四分钟后,就全部浮起来了,妈妈说只要是浮起来了的就是熟了的。看到一个个浮起来的汤圆,我们口水都要出来了!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围在大桌前吃了一顿美味的汤圆。肚子里满满的是汤圆,心里满满的是快乐。
虽然这一次的无宵节我们只是在家里简单地做了一顿汤圆吃,无法像往年那样出去赏花灯,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元宵节活动,但是我们都觉得很开心很幸福。经历了这段特殊的日子,我更加懂得一家人的健康平安是多么的珍贵!希望病毒早日被彻底赶走,让所有人都能一家人幸福地团聚在一起,做汤圆过元宵。\"
中学生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尽在“学霸作文网”
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作文【篇3】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2、在物质生活层面,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3、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4、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作文【篇4】
元宵节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广场去看烟花表演。哇,今天的广场变成了真正的`人山人海,我拉着爸爸妈妈从人群中穿过来穿过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位置。终于等到烟花开始放了,五六个烟花飞向天,把天空炸得五光十色,下来是二十五个飞天鼠嗖嗖嗖地飞上天,怕怕怕的爆炸了,有一种烟花可好看了,抬起头感觉整个天空都被笼罩了,又一下子向人群压下来,顿时,人群里一阵尖叫,突然,我看见天空飘着几个忽明忽暗的许愿灯,我就想天上的烟花接二连三的爆炸,千万别把许愿灯给炸坏了,我就问爸爸,等了一会儿爸爸怎么不说话呢?转身一看,哎,爸爸不见了,我赶紧给妈妈说爸爸丢了。妈妈打通爸爸的电话,原来因为人太多,爸爸一转身就找不见我们了,给我们打电话又打不通,只好到灯展那儿等我们。
我和妈妈赶紧挤出人群,到我们学校花灯那找到爸爸。爸爸妈妈认真的看每一个花灯,我的眼前却全是五彩缤纷的烟花。妈妈拉着我,用手机给我拍了好多照片。回到家后,妈妈问我都有那些好看的花灯,我却一个也说不上来。
今年的元宵节可真是有意思。
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作文【篇5】
天长小学五(4)中队假日小队的少先队员开展“寻年俗,做汤圆,剪福字,送温暖”活动。
在元宵节前夕,天长小学五(4)中队开心小队的少先队员们聚集在一起,了解元宵节习俗,自己动手做DIY汤圆。六名小队成员以蓝袖套、红袖套为界分成两组,拉开了做汤圆的PK大战,看那组做的汤圆又快又好。两个小组组内又进行了分工,一名队员和汤圆面团,两名队员制作汤圆馅心;怎么样才能把雪白细滑的糯米面变成光滑柔软的面团呢?负责和面的许雨晨和朱思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面和好,她们深有感触,做任何事都有诀窍哦,别小看和面,水太凉了不行、太烫了也不行,水放多了不行,放少了也不行哦;接下来是做汤圆,要把黑芝麻馅心包进汤圆面团,而且汤圆要做的大小一样,还不能露馅做成“熊猫”汤圆(黑白镶嵌),这对每个队员又是考验。一开始陈欣阳、丁之涵、朱思彤做的汤圆都咧开了“嘴”,怎么都揉不到一块。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才找出了诀窍,原来做好汤圆的诀窍在搓汤圆上,搓汤圆要细心和耐心,用力得当,搓出来的汤圆才能光滑圆润。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两匾子的汤圆终于做好了。瞧!两组队员做的汤圆不分上下。
接着两组队员分别推出一个心灵手巧的同学剪出了两个“福”字。并把“福”字贴在盛满汤圆的盒子上。
在社区高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把汤圆送到仙林苑5幢301的王德凤和303的沈美英老人家。(两位老人平时都是独居,而且身体不太好)当队员们把贴着“福”字的汤圆盒送到两位老人手里,并祝老人节日快乐,健康长寿时,老人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不住声地说:“你们这些丫儿真懂事!感谢你们来看我们!”队员们感到:我们的新年习俗应该和我们的传统美德相互呼应,元宵节也称团圆节,在元宵节前夕,我们学做汤圆,加深了对元宵习俗的理解。同时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元宵节把我们亲手做的汤圆送给社区孤寡老人,就是把我们的年俗和传统美德结合在一起,为老人们送去了节日的快乐和大家庭的温暖。陈欣阳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元宵节时能让孤寡老人品尝到我们亲手做的汤圆,这个元宵节太有意义了!
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作文【篇6】
今天是元宵节,我们一家决定自己手工制作一次元宵。我喜欢吃元宵,更加喜欢自己动手包元宵,因为想吃什么馅就可以做什么馅,说话间我们就开始了。
我兴致勃勃的挽起袖子准备开包,妈妈见我小手很脏让我把手洗干净。这下万事俱备啦,第一步先是和面,妈妈在白花花的面粉里加了一些水和一点食用油,然后慢慢的揉搓,很快就揉成了软软的面团,摸上去真舒服。第二步开始准备我喜欢吃的馅料,有水果馅、豆沙馅和黑芝麻馅,我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先把大面团,分成很多小的面团,揉成一个个的圆球,一只手托着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一边捏一边转面团,直到面团变成小碗的形状,然后将馅料放进去,最后把口封上,这样一颗颗可爱的元宵就完成了。妈妈烧开水进行最后一步,煮元宵,这时爸爸走过来告诉我,其实元宵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汤圆,就是团团圆圆的意思,它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不一会我们自制的美味元宵出锅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窗边,吃着元宵,欣赏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幸福极了。
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作文【篇7】
正月十五元宵夜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传统的过年,一般是到元宵节止,也就是说,元宵节既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象征过年活动的结束,因此,我国很多地方至今仍把过元宵叫作“出节”。如果说春节是过年的开始,那么元宵节则是过年的结束。元宵节过后,人们就开始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了。
在中国历史上,元宵节热闹非凡,欢乐气氛超过春节。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不分尊卑,不分等级,不分男女老幼,出门赏月,燃灯放焰,舞龙灯,舞狮子,击太平鼓,跳秧歌,踩高跷,猜灯谜,饮酒行令,共吃元宵,普天同庆,其乐融融,元宵节可以说是中国的“狂欢节”。现在元宵节没有单列出来,被当作春节的一部分,但这两个节日的文化内涵有所区别,春节更注重家庭内部,元宵节则是社会化的,是全民的。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我最喜欢是关于灯的传说。下面讲给你们听。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