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范本6篇

字典 |

2023-09-02 08:07

|

【 liuxue86.com - 读后感 】

  您可以在以下资源中找到涉及“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相关的知识资料,相信你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了解一页书,胜于仓促而阅读一卷书,当品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1

  在我刚经历了92岁的奶奶的去世几个月,看到这书,好多共鸣!

  也知道了自己这段时间的好多困惑,无知也懵懂,在这里都找到了答案

  奶奶在20xx.6月中风,那晚9点左右接到哥哥的电话,说奶奶中风,爸爸在家,让我立刻回家,我离家30分钟路程,哥哥在200kg外的深圳,我当晚刚好开完半年度会议。我好相信爸爸的能力,所以叫了救护车后,我就心里空荡荡的!不知道还要做什么

真的!还没接受奶奶也有中风的时候

  医院里我们三兄妹与父亲轮班,24小时不敢离人,期间医院绑了奶奶的左手,因为右边瘫痪了!奶奶会用左手拔走她的胃管,因为那令她难受

而我们都不能接受,我们都会松开一段时间!就那么1秒钟!奶奶都能把胃管拔掉,护士又重新插上每每这样与医生护士发生冲突

  终于在住院的第15天,奶奶要挟爸爸带她出院

  爸爸是最不能看到奶奶在医院受罪的,因为白天都是他在跟医生周旋,虽然他是个农民,文化不高,可是他知道怎么做!奶奶才是不找罪的,就是这文章里说的善终的做法,所以回家了

  我那时是什么状态呢?一片模糊

确实不认同医院的做法,可是自己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一切都是父亲带领着我们,跟我们说医生护士帮倒忙,应该按父亲的那套来,可是医生怎会听一个外行呢!

  我们终于回到农村家了,有一样是我们做对的,想到奶奶已半边瘫痪,要躺床上的事实,而照顾他的人是70岁爸爸,我们实时的添加了轮椅+活动床。

  中风的1年时间,是爸爸让奶奶过上的善终生活的1年,我们是经常当奶奶是小孩养,哄,奶奶也发脾气丢水杯、不肯吃饭

  都挺过来了

  我是经常与她面贴面,鼻对鼻的,然后说她发脾气不对

  就那样!在今年的7月的一个早上,爸爸打来电话,好像奶奶不行了

  我也还没有这个准备

再次心里空荡荡的回到家里,奶奶安静的坐在轮椅上,睡着了家人都围着她,说着今天还吃个早饭手还暖的我拿起她的手!双手握着她只有骨头的手,想着我要把我的能量给她,我要她醒过可是我的行为很快被四婆拦了回来,不准我那样做我什么都不能做

  儿子一直都是摸她的脉搏来确认她的实际情况

因为她就是只是睡着了

  到了儿子告诉我,太婆没有脉搏了,爸爸告诉我她手都硬了

  我没有很多的文采去描述书中所说的体会,可是确实从书中得知道那些在我心里疑惑,肯定,方向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2

  想了很久该如何写这本书的书评,该如何写关于告别。套用一句话,看过了那么多书,却从来学不会告别。记得《朗读者》中一期节目就是关于告别,有短期的家人朋友分离,这类告别;也有从此再也不见的告别,匆匆一别已是天人永隔。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告别的过程完美而没有遗憾,希望最最美好的记忆可以伴其永生,希望自己能够满足而平静。

  然而有些时候,面临亲人重大疾病前的告别,所说的都苍白而无力,亲人就在我们身边,死亡却在眼前,是选择不惜一切地救治,还是姑息治疗?如果是以前,我肯定想也不想选择前者,没有任何理由。我也看过很多对待癌症等治疗手段,放化疗失败的病人,拖着如破布般残破的身体,躺在床上双眼无神地等待终结的一刻。那时候,我认为,医院是必须要采取手段的场所,无论结果如何的尝试,都是向死而生的努力。而对亲人的无法割舍,更是促进我们做出即使插管,上呼吸机也要维持生命的理由。

  可是,你有想过病人自身吗?书里面针对病人自身,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描述。娓娓道来我们的很多努力措施往往没有达到目标,反而剥夺了病人在人生最后一程身而为人的尊严。这也提醒了医生们,除了直接地提出各种治疗手段,更应该做的事询问病人“你害怕什么后果?你担心什么?你为了活下去愿意做出什么牺牲?”这几个问题,甚至也是我们应该与年迈的老人们商讨的问题。在他们意识清醒的时候,了解他们的担心和忧虑。人和人不一样,正是这种独特性,决定我们是人而不是兽。有的人愿意在家中安静地睡去,有的人担心不能再吃冰淇淋,不能看电视,有的人担心自己会残疾,会成为家人的负担。那么为了活下去做出什么牺牲呢?是愿意坐着轮椅替代走路吗,是愿意使用吗啡止痛好在家里的床上安睡吗,是愿意延缓治疗先去环游世界吗?是的,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我们不能够替代别人做出决定,即使是我们的亲人。

  这种残酷的告别,我们从来学不会,甚至逃避,不去涉及不去思考,以为这样可以不负责任,做一只埋头沙漠的鸵鸟。然而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便是向死而生,每一步都更走近死亡,无论惧怕与否,谁也避免不了。我们自身也终将成为老人家,也终将面临去养老院或者需要人护理的地步。或许我们也会生病,或许也会面临匆匆的告别,这一切到来时候,希望我们都能做好准备。

  看多了太多奋斗的鸡汤书,却很少看到这样一本详细解说正视衰老与死亡的书。这是我由衷推荐给各位,希望大家都能用心看完的一本书。也许有的地方看的太过压抑,其中病例的病痛仿佛就在眼前,我们仿佛看到一家家的亲人们如何患病,如何恐惧,如何释然,如何放手。然而我会停下来,走到阳光下,眯上眼睛感受温暖。或者打电话给家人,倾听他们的声音。等到轻松的时刻,再来继续完成阅读。衰老与死亡是个严肃的话题,但不是个沉重的话题,想一想我们都会老,然而也会有新生。羁绊由此延续,爱由此传递。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3

  恋生恶死人之常态,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终点。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现在,让人们觉得医生给予的起死回生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死亡似乎很遥远,每天有那么多事要做的我们,为车子房子票子努力工作,不愿为死亡而进行深思,在它发生前,我们对它绝口不提。但说到底,人的一生不过30000天,因为它的有限,使得我们停下脚步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为此我们更应该认真的去生活。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你年轻、身体健康的时候,你相信自己会长生不老,从不担心失去自己的任何能力,周围的一切都在提示你“一切皆有可能”。你愿意延迟享受,花几年的时间,为更明媚的未来获取技能和资源。你努力吸收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信息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关系网,而不是和妈妈黏在一起。当未来以几十年计算的时候,你最想要的是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东西——成就、创造力以及“自我实现”的那些特质。但随着你的视野收缩,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

  大多的高龄老人最害怕的并非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

  很多人都厌恶老人院,老人院听上去就死气沉沉,在里面待着每天得到的消息无非是昨天某某去世了,今天某某进了ICU,不由得会想到几时轮是自己。作为度过生命最后一程的地方,老人院是恐怖的、孤寂的、可憎的。在老人院里好像进入了异国他乡,并且永远不许离开。虽然“边境警卫”足够友善,给予良好的照顾,但他们只想过自己的生活。

  目前并没有好的指标来评价老人院在帮助人们生活方面的成功程度。相反,有着非常精确的健康和安全评价体系。所以,养老院关注的内容:他是不是瘦了,是不是忘了吃药了,或者是不是摔倒了;而不是他是不是孤独。人们更多的站着自己的角度思考着如何安置老人,他们考虑到第一顺位是安全,是尽可能长时间的延长机体生命,却忽略了老人们真正想要、需要的。

  生命的末途,什么才是真正想要的,在前往生命尽头的路途上,我们能做些什么让自己、家人得以在最后的时光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老人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家,家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栋房子,而是久居于此对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了若指掌,家是一个满载着感情和回忆的地方,是你用心构建出来的,仅仅复制粘贴房子里的装修摆设的地方,不能称之为家。待在养老院就像一颗被连根拔起的树,失去养分的摄取、情感的交流,周围都是只知道你名字对你的过往一无所知的医生护士。苟延残喘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只是单纯的活着。

  在逐渐丧生活能力后,在老年病、癌症缠上了你以后,该如何抉择,什么是你想要的,为了得到想要的你能为此付出牺牲多少,是抗争到底或是选择善终服务?是否一定要抗争到底,哪怕获得的只是机体的存活。你躺在那里,戴着呼吸机,每一个器官都已停止运转,你的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无法离开这个暂借的、灯火通明的地方。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这道复杂的选择题里真正重要的,是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追求。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人只能死一次,谁都没有经验可借鉴。

  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4

  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本想给三星,翻译实在不敢恭维,感觉看了一篇加长版论文,想想还是加一星给核心理念。

  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从小到大学的都是如何活的更好,名利成败,财富几多,没人愿意启齿提到“死”字,忌讳得很,而这往往是所有人最需要的。如何看待死亡直接影响了人的生活态度,看太重则惶惶不可终日,看太轻则荒废度日,唯有正视死亡,过完充实的一生,有尊严的离开,甚妥。

  但太难了,过度医疗已经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就像文中所说,有时候尽管医生知道某种疗法收效甚微,但仍会推荐给病人,而很少考虑到家庭经济或后期的照料。这时候就需要病人自己或家属保有冷静的头脑,去想想什么是最想要的,而不是一股脑的扎进去。但这也同样考验着我们,到底该是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进行最后的谈话,在中国传统孝道的熏陶下又该如何自处,又或许,中国孝道该注入新的观点了。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5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也是一位深具慈悲心肠、富有人道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作家。他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从他作为医生、朋友、亲人、儿子的不同角度,思考医学、疾病与老年。他的观察和思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思考这些切身的问题,帮助读者做好应对的准备,使读者可能成为更明智的病人或病人家属,有可能老得更舒服,死得更安详。对在医疗、养老领域工作的读者来说,作者的观察和思考尤其有价值。如果我们的医护人员、老年护理者能够阅读、思考和借鉴美国同行的研究、实践成果,我们的医疗、临终和老年生活的品质及生命的长度可望提高——而且,根据美国学者的研究,很可能伴随治疗费用降低、住院及用药减少。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除了可以了解到美国人的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情况,也可以通过那些真实的故事,了解到美国人的亲情——他们的儿女如何陪伴、支持和照顾生病年老的父母;他们夫妻互相之间的那种相濡以沫、体贴入微,感人至深;书中写到成年儿女弭患重病的时候,父母提供了深切的关心和陪伴;朋友之间的牵挂和关爱也令人动容。就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而言,美国人跟中国人那么相似,并不是传说中的人情冷漠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篇6

  可以称得上是今年让我收获最大的一本书了,没有之一。

  本书围绕着两个关键词展开,一个是衰老,一个是死亡。

  衰老层面,作者给我们描述了美国养老机构的现状,以及一些新的养老理念。作为世界上医疗条件最好的国家,美国的养老理念重视的仍然只是病人的健康状况,只是那些冷冰冰的身体指标,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就更别提了。作者介绍的新型养老机构则给我们展示了未来养老的新理念,更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或许会牺牲掉部分健康,但是会让老人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尽量让老人享受自己掌控生活的快乐。

  死亡方面,作者指出了现代医疗体系过度重视延长重病患者生命,而忽视患者生命质量的问题。面对不治之症,我们真的要不顾一切的治疗吗?我们让患者忍受那么多痛苦真的值得吗?患者到底想要什么?有没有什么东西比延长患者的生命更重要呢?比如说家人的陪伴。临终关怀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让患者可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尽量活的有意义——或许给我们指出了另一条出路。

  有关衰老与死亡的话题,必然会引出第三个关键词——家属。面对至亲之人的衰老与死亡,家属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作者带着我们一起反思,我们是不是太在意血压血糖这些指标,而忽略了对父母作为一个人的尊重,忽视了父母的内心诉求?我们是不是太在意父母表面过得好不好,而忽视了他们能不能自己洗脚,会不会跌倒?我们是不是太在意治疗而忽视了陪伴?早知道,作为子女的我们关心的点,跟作为父母的他们,其实很不一样。

  墙裂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可以引发很多的思考。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临死之时,对过去有太多懊悔,对未来有太多不舍。如果能想明白衰老和死亡这件事,你的心胸肯定会更加开阔。

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推荐:
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初中生读后感 | 高中生读后感 | 观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5124264.html
延伸阅读
信鸽花脖子读后感篇1勇敢的战士当我读完信鸽花脖子这本书时,我就深深的被它吸引了,我喜欢这只勇敢的信鸽,它叫做花脖子,不仅因为它浑身上下散发出海蓝色的光泽,它的颈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2023-09-01
想要深入了解“列那狐的故事读后感”吗以下为你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料,你知道如何吸收范文的框架模版吗?许多人都有过书写工作计划反思体会等经验,范文模板每天都会被大量搜索。通过模仿范文写作
2023-09-01
孔雀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孔雀屎咖啡》。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马小跳家附近开了一家叫“孔雀屎咖啡”的咖啡店,店里咖啡非常贵,一杯咖啡竟要480元!老板宣称“孔雀屎咖啡”独
2023-09-01
找到了有关“千年一叹读后感”的好东西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通过品鉴作者所写的作品我产生了全新的看法。注意读后感不能写成流水账,我们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千年一叹读后
2023-09-01
奥德赛读后感篇1《奥德赛》以海上冒险和家庭生活为中心,描写奥德修斯的不畏艰险和他的妻子佩涅洛佩的坚贞以及他的儿子的勇气,歌颂了智慧、忠诚和勇敢。看完这部小说,我学到了以下几点:1、
2023-09-01
越来越多的人在读书中收获了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优秀的书籍通常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新知识。其实这时候我们最好是通过写读后感将其表现出来。敬读阅读出国留学网整理的《最好的告别》读后感,如
2023-07-04
到底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读后感呢?读完一本作品之后,我们就会对这部作品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读后感,但如果您正在寻找好的文章,那么一定要看看“贝壳读后感”,相信您阅
2023-06-30
我们应该把阅读看得和吃饭一样重要,当不同的人看完作者的作品,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读后感呈现了对书中人物性格和行为的理解和解读,你有记录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心态来写作作品嘛?这篇
2023-08-04
真正的读后感是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按自己的框架对文章内容进行整合,进行更为体系的思考,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我们会更加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
2023-04-29
迪克读后感篇1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也包括《流浪儿迪克》。流浪儿迪克原本生活在一个家境并不宽裕,但很幸福的一个家庭里。不料,他的妈妈在他不到三岁时得病去世了。于是他只能和爸爸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