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的力量读书笔记(篇1)
前几天无聊,把特劳特的《简单的力量》简单的看了一下,发现很多观点还是非常值得分享的。
几年前,当约翰·斯卡利(JohnSculley)还是苹果电脑公司的总裁时,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我们认为非同一般的观点:“我们在工业时代学到的所有东西都趋向于制造越来越多的复杂。我想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明白,必须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简单才是终极智慧。”(我想起了Apple的乔布斯。他对于极简的追求让Mac和iPhone优点突出,和其他产品差异化突出,易于成功。)
你看到的是事物的本来面貌。你遵循严谨的逻辑,决定中不掺杂感情和个人喜好。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这实际很不简单。屁股决定脑袋,会让我们不能看到事情的原貌。乐于宣泄让我们无法把感情和逻辑区分开。)
缺乏安全感的经理制造复杂。受惊吓的紧张的经理使用厚厚的令人费解的计划书和热门的幻灯片,里面填满了他出生以来知道的所有东西。真正的领导者不需要混乱。人们必须自信,保持清晰、简洁,以确保他们的组织中的每个人——从最高层到最低层——理解业务目标。但是这不容易。你无法相信让人们变得简单是多么困难,他们是多么害怕变得简单。他们担心如果他们变得简单,人们会认为他们头脑简单。当然,实际上刚好相反。思路清晰、注重实际的人是最简单的。(自信,清晰,简洁。)
要求收到的每份报告都有一个一页或一段的概要。如果它没有,就把它退回去。(这并不是简单的方法,而且一种思想。Google在面试核心管理者的时候,只有一个试题,那就是把面试官不懂的知识,用最简单的方法,让他明白。)
熟悉导致轻视。很多主管只会看到他们的员工的缺陷和错误。相反,顾问待的时间不够长,他们的缺点不会被发现。(熟悉导致轻视,常见导致漠视。)
一个好的顾问必须在公司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背景之下寻找什么是对的。这和专业术语或花哨的流程无关。
你把那个理由包装成一个简单的词或是词组,放在终极战场上——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心智。我们把它称之为“定位”。(iPhone能成功,与其强烈的差异化有关。大屏,易用。甚至易碎都是她的差异化。当然易碎只是让他被吐槽,在话题上有很好的传播。)
应该从三方面实现自己的差异化:
1、拥有一个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简单概念。
2、拥有让这个概念真实可信的信任状或产品。
3、制定一个规划,让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了解这个差异化。
如果你没有差异化,你就最好有低价。
当你设法说服或者改变潜在顾客的心智时,广告就不会很有效(实际上,这不可能)。如果广告仅仅是为潜在顾客提供娱乐而没有把“差异化”推入心智,广告也不会很有效。(这是教企业定位和营销。)
如果你有销售队伍,那销售人员是真实信息的重要来源。诀窍是你要从他们那里得到对竞争情况的真实有效的评估。最佳举措是对真实信息予以表扬。当大家知道CEO提倡实事求是的时候,真实的信息会接踵而至。
最好的领导者会跟下一代分享他们的智慧。密歇根商学院的教授诺尔·蒂奇(NoelTichy)说:“伟大的领导者必须是伟大的教师。”他提到GE备受尊敬的主席和CEO杰克·韦尔奇将自己30%的时间用于发展领导力(他甚至每周一次在通用的管理培训学院执教)。“他借此造就他的影响力”,蒂奇教授称。(领导者要通过教来想清楚更多的东西,学习更多的东西。)
最好的领导者知道,仅仅有方向是不够的。最好的领导者是故事的讲述者、拉拉队队长和引导者。他们通过话语和行动来强化方向感和愿景。
赫伯·凯勒尔也诠释了最佳领袖的另一个特质:他们能让公司充满活力,并成为公司的象征。
简洁的力量读书笔记(篇2)
这本书确实是有力量的。
简洁的概念应该是从小就有这种习惯,但以前是很朦胧的,主要是怕麻烦,不想负担太多的事情。也曾有忽略过这种概念的阶段,为了一些爱好,疯狂置物,如一套套的户外装备,钓鱼装备,骑行装备,把一个个的柜子堆满。
第一次把简洁的概念系统规整是从那本流行很广的《断舍离》的书开始,尝试把家里的物品清空,把不必要的物件丢弃,腾出家里的空间,让生活更舒适一些。逐渐也变成一个简洁者(minimalist)。当看完这本书,发现终于有一本中国人自己写的关于这类题材的书,并把“断舍离”变成“简洁”,从商业的角度提炼简洁的要素,推及生活的简洁,说明我们已在日渐重视这个意识流。
比起“断舍离”,自己更喜欢“简洁”这个词。“断舍离”感情感重,本身带着丝丝的忧郁情感,“简洁”让人有阳光感,如打开窗帘的那刹那,感受生命的清新和活力。这是符合“简洁”的初衷和愿望的。
书中的序言写到:目标简单,心态简练,方法简洁。无论做企业,还是做人都应该是这样的。
一、简洁不是简陋: 极致的高深即简单——达芬奇
书是从比较北欧和日本的建筑风格开始的,说明了“简洁”目前在建筑界中的两种主要方式,功能性简洁和精神性简洁。功能性简洁始于对自然环境以及传统工艺的传承,是源于机械生产便利的工艺要求。精神性简洁是始于信仰上的追求,相对比较内省。前者着眼于物品本身,后者忽略物品本身,着眼于日常生活。
为什么会出现和流行“简洁”的设计风格?原因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充足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之后,人们才会去追求情感上的满足,而设计是将情感融入产品的最好方式。这里会经历功能阶段—情感阶段—反思阶段三个阶段的过程。
物品设计量产获益的时代已经在过去,逐渐进入设计的时代。对于每一个人的个人设计也是如此。对于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简单的外观美化,而是对个人属性的实用性、审美和亲和力的要求,是对个人标签的整体设计和规划。说起来好像把人商品产品化了,事实在未来的路上,谁知道人不正是在这种商业思维中从新看待和建立个人价值呢?
设计时代的到来,简洁的产品必然制造越来越多简洁的人生观。简洁已被设计,变成一种追求,跨过了简陋,跨过了复杂,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二、三个如何的问题: 人始终有两种欲望:往前走、不断获得的欲望和控制自己、把自己拉回来的欲望,我觉得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获得的愉悦感会比不断追逐获得的更多。——深泽直人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产品是贯穿在整个过程。所以简洁的理念将贯穿商业的整个过程,包括产品如何简洁、管理如何简洁和文化如何简洁。
1、产品如何简洁
我们看到简介的产品会不由自主的喜欢,也许我们不曾细细想过为什么喜欢?就如自己一位做钟表生意的朋友,对于钟表的设计优劣一眼就能洞穿,尽管可表达的语言不多,但往往判断都很准确,这也许和简洁的理念已在人的潜意识中。
如何判断产品是否简洁?书中给予了四个方面的要素,压缩、隐藏、省时、赋予。
(1)压缩,“删繁就简、压缩无用”都是简化产品第一步,尽可能的减少无用的信息和元素。但压缩的核心是让设计者更关注核心问题:解决方案,即功能的应用。放下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关注那些关系到问题解决的核心才最有价值。不要以功能的多寡来判断产品的价值,应该看产品是否满足用户最高级优先级的需求。
(2)隐藏,“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你刚好不经意的出现,正是隐藏的含义。隐藏是为了容纳更多,把最大量的信息量和主要功能展示给用户,把少有的复杂的功能留给真正需要它的人。这里面有个词蛮喜欢的,“匠心隐藏”,能准确的把隐藏的要点显露。
(3)省时,最近在看一本《如何在30秒内说出关键点》的书,讲得就是时间效用的问题。时间是未来消费者最关注的自身资产,我们不能卖时间,但是可以帮助消费者节约时间,让消费者更快得到满足,这样消费者更愿意付费。(罗振宇的话)我个人也相信,在物资越来越丰富的未来,时间将会成为社会新一代角力的要点,浪费时间过程繁复的产品和生活方式,逐渐会被取代。
(4)赋予,有点仪式感的感觉。产品变成了意义,存在的价值就不止是功能性了。日常用品的价值这些年一直在下降,以后只会越来越便宜,但精神和文化类产品却越来越贵。比如健身器材越来越便宜,私教却越来越贵。所以产品设计时赋予内在的涵义和存在的价值,甚至是留下空白,这部分的属性也会成为产品的优势。
2、管理如何简洁
这是思考经营本质的话题。简介的经营过程并非是经营要素少或者是价值链单一,而是通过经营上的不断尝试,找到资源转化的最优路径。作者是提倡小而美的商业,但不是主张企业不扩张,反而是在最简洁的模式中扩张,做最少投入,最大转化。数据化经营也是简洁经营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对决策制定,效能提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提倡一种“减法经营”的模式,进行业务精简、客户精简、管理精简和组织精简四个方面的改变。
特别提到一种扁平化管理的趋势,这是未来优秀的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理想状态,中层管理者将会逐渐从组织架构中退出,淡化中层的层级量将成为未来组织形式的趋势。
3、文化如何简洁
企业文化的形成首先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但在做加法的同时,还应适度的做减法的更新。文化的简洁不是文字上的增增减减,而是一个去粗取精,不断凝练的过程。但做减法前,首先要理念要有进步性。物质逐渐丰富的现代,体验将会成为人们最重的感受区。体验是人的感觉,是受人的感性支配的,带有很多情感色彩。所以在文化的集合点上,外观要求大方、有质感;操作上要求简单容易,满足个性化、人性化的需求。
当然,追求简洁不是忽视复杂性,而是要化繁为简,最大限度满足现实的需求。
三、简洁未来:睿智,即知道该忽略什么。——威廉.詹姆斯
未来生产力的定义将会被改变,会逐渐变成创造价值的能力。工业生产力对已经日趋饱和的物质需求来说能提供的价值越来越少,这也是为什么体验经济和情感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被重视的原因。主流价值的变化要求创造价值的方式也产生变化,这便会引起生产力的变迁。
如果简洁将成为一种生产力,它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大量信息的选择和对工业生产力的优化。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将正式反映体验感觉为主的新时代工业。当所有的商品的费用都趋向零时,唯一还在增加价值的就是人类的体验了。这时候,唯有简洁能够创造这种价值。
而体验如何简洁呢?当你能够为消费者节约资源和时间,以最小的资源满足他们的核心需求即可。消费者愿意为节省的资源而付出额外的价值,毕竟简洁的过程可为他们提供额外的体验价值。是否觉得这完全符合你的三观,因为确实已经离得不远了。
minimalist,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崇尚简洁生活,回归生活本质,追求更少的物质欲望,避免成为消费主义者,为无用物品拼命工作赚钱还债的人。选择精致人生,去繁就简,做到精简自己的欲望,学会专注,剔除冗余,改变复杂的生活习惯,筛选和删减信息,极致高效的生活。
当你过于注意细节的时候,却是在一点一点的浪费你的人生。倘若真心的做事,约莫用你的双手就够了。如果还嫌不够,不如再加上你的双足,便能做到了。一切要简化!简化!再简化。 ——梭罗《瓦尔登湖》
简洁的力量读书笔记(篇3)
特劳特,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他写的这本书是经典的管理书籍,但里面很多内容也是对我们人生有所启迪,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看世界的角度。
你必须利用语言逻辑和简单常识找到本质问题并确立切实的行动方案。恐惧的真正解药是常识,不幸的是,当人们去工作时,常常把他们的常识留在停车场了。相信常识,她会告诉你怎样做。要用简单诚实的语言思考,你必须遵循以下指南。
1、不要参杂自我意识,好的判断基于事实,自我意识用的越多,你离事实就越远。
2、避免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都希望事情以某种形式进行,但是事情如何发展,常常不受我们的控制的,好的常识,往往和事物的发展方向一致。
3、你要善于倾听常识,从定义上看,是以他人的想法为基础,它是很多人共有的想法,不听众人意见的人,就不能获得重要的常识。
4、保持怀疑的态度,事物有时和他本来的面目相反。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因为总有人以自己的想法行事,好的常识基于很多人的经验,而不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
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所有的东西都很简单,发展得越来越复杂。焦虑烦躁和恐惧,慢慢的也在我们身边蔓延。我们无法掌握和了解这么复杂的东西。但是我们又觉得复杂就是好的。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常识是简单的,也是靠谱的。事物的本质是简单的。比方说努力就有可能成功。不努力就不会成功。这就是常识。但很多人喜欢投机取巧,都想走捷径,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路也走偏了。
成功的关键是借助外力,当你只关注你自己时,就只能依靠你自己,扩大视野,容纳别人,你就大大增加了成功的机会。只有在摆脱自己心中先入为主的想法时,当你把心智向外部世界开放时,当你在自己外部寻找成功时,才能成功借助外力。
原来我们一直认为成功就是要靠个人努力,自但这本书给出了答案,跟我们的想法恰恰相反,作者说,我们研究了成功和成功人群,撇开他们更努力和坚持计划等自利的说法,我们发现,真正决定成功的因素,他们借助了外力--概念,公司,良师和家庭。
那些复杂的东西的本质就是简单,大道至简。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这句话我也认为很好。
书中指出变得简单之所以非常困难,是因为人们害怕,害怕因简单而让自己显得愚蠢。而运用常识,找到核心,不管写文章还是演讲能够清晰、让人容易理解,一点都不愚蠢,却是出色的表现。
复杂会蒙蔽人们的心智,伟大的思想几乎总是用简洁的词表达,人们需要认识到简单背后的不简单,不能将复杂化当做成功的表现。从开始就表明简单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并描述了会阻碍你变简单的场景,以及实实在在成功公司的实例,可谓之有理有据。
作者经常写到三个字:差异化,我理解为特色,能制胜的法宝,真正要找到的就是这样的差异化,抽离出简单的核心。而公司宗旨应该公司内人人都能理解的,表明的是公司要走向的方向,这是它唯一目的,它不需要一群高层人士花大量时间指定,最后仅仅被挂在墙上。
其实很多结论化的话,看看觉得原来如此,可是真正实践起来,估计就不是看一两遍书能悟透能摸到门道的吧,里面的技巧需要不断的摸索。
生活中自己就非常崇尚简单,喜欢款式简单的服装和家具,喜欢和简单的人打交道,喜欢简单的人际关系,在别人眼里可能觉得我有些清高,但我依然会坚持自己的简单和纯粹,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wWw.Zf13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