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键 词: 尴尬 实践 农业
散文分类: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新学期开始,学校决定开设农业劳动实践课。上课的是两位优秀教师,接受这个教学任务后他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搜集资料,编写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劳动工具。在正式上课前又多次集体教研,对课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尽管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也设想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但第一节农业实践课上还是让我们遭遇了尴尬。
尴尬之一:茫然
农业课第一部分是农业常识,因为初中生物课上有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吃力,而且还能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第二部分是参观农业温室大棚识别农作物,了解几种常见蔬菜的形态、科属和生长习性等。当学生怀着好奇走进大棚面对一片片蔬菜,先是一阵阵惊叹,继而是兴奋,可是当老师提出要他们试着识别哪是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的秧苗时他们沉默了,看着他们一脸的茫然,我们才深深的意识到书本知识的丰富与生活经验的空白强烈反差的可怕。参观在教师的不厌其烦的讲解中继续,在孩子们指指点点的讨论中继续。
随着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又开始活跃了。走进另一个温室大棚,有的学生指着芹菜幼苗大声惊呼香菜,有的学生把小葱当作韭菜,有的围住老师问西红柿是接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下?看着他们的种种反映,是可笑还是可悲可叹呢?
诚然,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未知领域越来越广,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穷尽一切知识,掌握一切技能,但和我们衣食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竟然被我们远远的抛弃,无论如何都是一种不该的背叛。
尴尬之二:逃避
为了让孩子们能有个体验农业实践的场地,学校经过多方努力才争取到一块约十亩校园田。参观完温室大棚,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田边,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学习平整土地,有的刨坑,有的施底肥,有的撒种子,有的浇水,有的培土,一切安排就绪,学生就开始行动了。每个环节老师都有讲解和示范,每个学生都有老师的指导甚至手把手的辅导。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而新鲜的,本希望孩子们能喜欢做,哪怕仅仅是因为一时的新鲜而做也好啊。可是结果呢?出乎所有老师的意料,孩子们除了拿着工具愣愣的站在那里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入手,即使有的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操作了几下也非常勉强,很不情愿。
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农事劳动仍然没有多大进展。几个学生拿着锹和镐修整土地,看着他们紧张的表情,变形的姿势,无力的手臂,让人心疼更让人心忧。许多学生躲到一边,三五成群的唠嗑,也有的作起了拍手游戏,老师看一眼就赶紧拿起工具做做样子,只有两个老师而学生一百多人也照顾不过来。
其实,还是学生从心里不想参加劳动,于是就选择了逃避。这已经远远不是兴趣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了。想一想,这些孩子们何尝吃过这等苦?不要说像这种农事劳动,即使是简单的如洗碗洗衣服叠被子这样的家务活他们做过吗?父母们给过他们这样的锻炼机会吗?渐渐的形成了他们懒惰、依赖、享受、自私的性格也就难免了。所以今天的逃避劳动只是一个表象而已。
尴尬之三:责难
学生面对生活常识的匮乏而茫然,面对农事劳动的辛苦而逃避。这些还不是最为可怕的。当我们付出了种种努力而试图扭转这种局面,给孩子一个吃苦磨练的机会时,却遭到了来自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责难才是更可怕的。
一些带队的老师虽然当面没有说什么,可是却在回来的路上悄悄议论着:“带学生出来实践是放松开心来了,现在的孩子哪有兴趣干这些农活啊,又脏又累。”而孩子们呢?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咱们都交了钱的,本来以为到这里来一定很好玩,谁曾想上这里干活来了,把我衣服都弄脏了,头型也弄乱了。早知道是这样的就不来了。”家长呢,家长又会怎么说?我亲耳听到几个接孩子的家长对孩子说:“不让你去,你偏不听,看看,吃苦头了吧。也真是的,让孩子干什么活啊,在家里都舍不得让干的。快回家,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是的,我们的同行尚且有这种认识,那么来自家长和学生的误解与责难也就容易理解了。只是,我们这样做真的错了吗?
我们的反思
我们的教育究竟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我们究竟应该引领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未来?做学问,做事,做人,这三者究竟要怎样的统一?当代的学子究竟缺少什么?我们可以给他们什么?太多的思考太多的困惑。
实践教育是一个新课题。在实践中健全学生身心,完善学生人格是我们的追求。面对孩子的脆弱,我们帮助他们如何在挫折中学会坚强;面对孩子的懒惰,我们通过劳动让他们体验辛苦的快乐;面对孩子的自私,我们通过集体活动让他们体验合作的价值和关爱的崇高……
面对同行的误解,面对家长的责难,我们同样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去说服去沟通去化解,赢得共识就是为孩子赢得了发展的空间,也为教育开辟了一条探索之路。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离骚》中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实践教育必将被更多的人认识理解,相信我们的探索之路会越走越宽。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