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出国留学网的编辑思考“酒公墓读后感”也许能给您带来新的启发。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从不喋喋不休,结束了作品的阅读,我们也会赞叹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 写下读后感不仅是记录读书体验,还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请将这个网址加入你的收藏夹方便以后查看!
酒公墓读后感 篇1
最近看了本书,叫《 文化苦旅》。
有人说,酒公张先生是中国式的浮士德,”学究天人“可终究悔恨一生。我们读完这些悲剧,总得思考,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才能不愧于历尽万世淘洗而仍旧能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而这也就是悲剧流传的意义了。
张先生是失败的,
其一在于胆怯。在上海文化圈与人结交时,因其三句不离逻辑而被人耻笑,就开始毫无自信自我否定了,不仅否定了自己几年之学的努力,也否定了中国逻辑学的未来。倘若对于自己所选择的逻辑学有偌大的热爱,这种热爱能战胜尴尬、战胜暂时的卑微带来的窘迫的话,他就不会轻易放弃他当初攻读逻辑学的主旨:理一理中国人随意的思绪。在县城中学教英语时,因讲到love这个敏感的单词并补充了一些解释,全班同学哄堂而笑,导致无法讲课。此时的他也胆怯了,竟造谎逃回家作罢。或许我们真的无法理解在一个信息闭塞的不开放的时代里,跟一群青涩懵懂的孩子谈及敏感的话题时被嘲笑后是一种怎么样的窘迫,但是如果无法让孩子们正视这正常之物,无法让自己的尊严和威信得以建立起来的话,我想这不算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很佩服我初中的生物老师,她上课既风趣幽默又不失严厉,她曾信誓旦旦地跟我们解释她讲到人体生理结构时毫不羞涩的原因:这种东西,哪位生物老师讲到都会不好意思,但自己用一种正确的心态面对,久而久之,自己便会不脸红,学生也不会因自己的脸红而跟着有太大的情绪变化了。我不知道她用了多大勇气去克服这种羞赧,我只知道,她是自称自己为”笨鸟“的,而通常一名校长、一位女强人,绝对是那只先飞的”笨鸟“。
张先生缺的,正是那么一种”我走我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坦然勇敢的精神,总是畏惧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用别人参差不一的.评论来形成自己片面的社会存在感和价值作用,而这种被胆怯一次次击败了的却又不懂得爬起来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其二在于压抑自我,意识不到与外界的冲突。他很懂得融入社会,到师范学院寻工作,不缺逻辑教授,只缺英语教师。虽说他作为留学生也擅长于英语,但我们知道,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是把逻辑发扬光大,这由他费心向师范校长阐述逻辑课的重要性可得知。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校不需要逻辑课,也不需要你来教逻辑学。这可就使张先生木然了,在坚守理想和屈服现实间的艰难抉择中,他选择了欣然接受后者。可有人会说,这两个选择并不冲突,我也同意你的说法,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人是在屈服于残酷的现实的同时不忘坚守自己的理想的,从古时越王勾践到今日钢琴王子刘伟,从拿破仑到熊素琼,成功的人不乏少数。而张先生呢,是作为一个屈服了的失败者被铭记的,他对自我的压抑,导致了一世一事无成。而且,他的一手好字,也空只能用来给人写墓碑,赚取些许的酒钱用以买酒浇愁罢了。
其三在于对自我要求太高,不懂得释怀。张先生一出生便背负了兴盛家族的重担,一世扛着”状元后代“的龟壳。稍有不如意便视己为永不翻身的败者,不懂得给自己以适当鼓励重出江湖。如此容易被困境折服,如此容易颓靡不前,又如此看重家族的名声,稍微活得穷酸一点,便是对不住祖宗,也对不住自己了。看人家陶潜活得多自在,重要的是学会放下名利的枷锁,寻找本心,笑看荣辱,不折不挠啊! 悲矣,酒公!吾等必不重蹈汝之覆辙,以骁勇之心、坚持之心、坦然之心面对形色世界,完吾等之梦想,无悔于吾等之青春。
如何才能算是不虚度青春?这是大家都知道考虑的问题了。
酒公墓读后感 篇2
余秋雨的《酒公墓》是我在《文化苦旅》中极为喜欢的一篇散文。没有故作高深的哲理,没有油腔滑调的诉说,它所讲述的,仅仅是个朴素而苍凉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也十分简单,一位早年留学美国的才子,本抱着满怀壮志豪情,想用逻辑学拯救当时深受危难的祖国。岂料回国之后,他却遭受了不少深重的打击:从无人了解逻辑的痛苦,到深陷土匪之手的无助;从十年浩劫之时被迫带上右派帽子的辛酸,到最后聊以墓碑、美酒度过晚年的哀痛。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酒公张先生只能以一种潦倒的方式完结人生与梦想。而当他拉住余先生的手,老泪纵横地说故国神州,莘莘学子,愿如此潦倒颓败者,唯张先生一人时,或许每一个心有所感的人,都会忍不住同声感叹,甚至潸然泪下。
许多将文章草草读过一遍的人,或许会认为这只是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的确,这并不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散文,但在酒公张先生身上,我们读到了一个进步书生的寂寞,而这种寂寞并非他所独有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其实都在承受着相同的寂寞。酒公在文章结尾处所流下的眼泪,也是由千万位文人的痛苦与挣扎所凝聚而成。
文章憎命达,这是我们所熟悉的、杜甫式的悲呼,而这句诗似乎也魔咒般地总结和预言了传统文人们所必经的道路。世人或许会羡慕李白舞剑吟诗的潇洒,但那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让我们窥见了他的隐痛;读者也可以仰慕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刚烈,但那篇悲凉的小说《药》,却抒发了当时进步青年们无法被理解的痛苦。一个民族永远都需要文人和哲学家,因为缺少了他们,这个民族必然不再拥有智慧与信仰;然而,文人与哲学家正是因为看破了太多,才无法被人们所真正地理解,而他们又宁愿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不愿像一个机灵的聪明人一样蒙蔽双眼苟活于世,于是他们只剩下了孤独。在读了酒公的际遇之后,谁又会不屑于将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呢?谁又会去指责在平日赞美死亡,在人生末途之时离家的托翁呢?无论是何种的寂寞,都是人生不可承受之重,伯牙痛失钟子期之后尚不再操琴,又何况那些拥有智慧却不被理解的寂寞文人。
而另一个普遍现象是,只要是小有名气的文人,都会在生前死后遭受别人的议论与指点,其中不乏误解和诽谤,正应了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的古话。寂寞从生前延伸到永世,成了文人们永远挣脱不开的宿命和枷锁;若要所有文人修得佛陀般的淡定心境自然是不可能,因此千古文人们都是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也,故未免乎累。所以当那些文人面对自己的笔,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惶恐时,或许唯一的出路只能是仰天长啸:百无一用是书生!没有人理解与赏识的文人,只是在人生路上仓皇徘徊的独行客。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如此多的人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加速了文人诗的出现,徒劳地用笔扣问自己寂寞的心灵。
文中的酒公,是一个喜欢用酒坛抚慰自己寂寞的人。而这也让我想起了李白,诗人生性好酒,最后也在迷醉之时捞月而去。乘月归去的李白是一个美丽得令人心疼的神话,并不是所有文人都能安享这一殊荣,他们只能像酒公一般无名无姓,在山林野泉边寂寂地死去。被历史长河所吞没的文人还有多少?我不愿去深究。那萦绕心头的,只剩下文人们千古难解的愁闷与孤独。
酒公墓读后感 篇3
一年前,我受死者生前之托,破天荒第一次写了一幅墓碑,碑文曰“酒公张先生之墓”。写毕,卷好,郑重地寄到家乡。
这个墓碑好生奇怪。为何称为“酒公”,为何避其名号,为何专托我写,须从头说起。
酒公张先生,与世纪同龄。其生涯的起点,是四明山余脉鱼背岭上的一个地名:状元坟。相传宋代此地出过一位姓张的状元,正是张先生的祖先,状元死后葬于家乡,鱼背岭因此沾染光泽,张姓家族更是津津乐道。但是,到张先生祖父的一代,全村已找不到一个识字人。
张先生的祖母是一位贤淑的寡妇,整日整夜纺纱织布,积下一些钱来,硬要儿子张老先生翻过两个山头去读一家私塾,说要不就对不起状元坟。张老先生十分刻苦,读书读得很成样子,成年后闯荡到上海学生意,竟然十分发达,村中乡亲全以羡慕的目光看着张家的中兴。
张老先生钱财虽多,却始终记着自己是状元的后代,愧恨自己学业的中断。他把全部气力都花在儿子身上,于是,他的独生儿子,我们的主角张先生读完了中学,又到美国留学。在美国,他读到了胡适之先生用英文写的论先秦逻辑学的博士论文,决定也去攻读逻辑。但他的主旨与胡适之先生并不相同,只觉得中国人思绪太过随意,该用逻辑来理一理。留学生中大家都戏称他为“逻辑救国论者”。20 年代末,张先生学成回国,在上海一家师范学校任教。那时,美国留学生已不如胡适之先生回国时那样珍贵。师范校长客气地听完了他关于开设逻辑课的重要性的长篇论述后,莞尔一笑,只说了一句:“张先生,敝校只有一个英文教师的空位”。张先生木然半晌,终于接受了英语教席。
他开始与上海文化圈结交,当然,仍然三句不离逻辑。人们知道他是美国留学生,都主动地靠近过来寒暄,而一听到讲逻辑,很快就表情木然,飘飘离去。在一次文人雅集中,一位年长文士询及他的“胜业”,他早已变得毫无自信,讷讷地说了逻辑。文士沉吟片刻,慈爱地说:“是啊是啊,收罗纂辑之学,为一切学问之根基!”旁边一位年轻一点的立即纠正:“老伯,您听差了,他说的是巡逻的逻,不是收罗的罗!”并转过脸来问张先生:“是否已经到巡捕房供职?”张先生一愕,随即明白,他理解的“逻辑”是“巡逻侦缉”。从此,张先生再也不敢说逻辑。
但是,张先生终于在雅集中红了起来,原因是有人打听到他是状元的后代。人们热心地追询他的世谱,还纷纷请他书写扇面。张先生受不住先前那番寂寞,也就高兴起来,买了一些碑帖,练毛笔字。不单单为写扇面,而是为了像状元的后代。衣服也换了,改穿长衫。课程也换了,改教国文。他懂逻辑,因此,告别逻辑,才合乎逻辑。
二
1930 年,张先生的父亲去世。遗嘱要求葬故乡状元坟,张先生扶柩回乡。
坟做得很有气派,整个葬仪也慷慨花钱,四乡传为盛事,观者如堵。此事刮到当地青帮头目陈矮子耳中,他正愁没有机会张扬自己的声势,便带着一大帮人到葬仪中寻衅。
那天,无数乡人看到一位文弱书生与一群强人的对峙。对他们来说,两方面都是别一世界的人,插不上嘴,也不愿插嘴,只是饶有兴味地呆看。陈矮子质问张先生是否知道这是谁的地盘,如此筑坟,为何不来禀告一声。张先生解释了自家与状元坟的关系,又说自己出外多年,不知本地规矩。他顺便说明自己是美国留学生,想借以稍稍镇一镇这帮强人。
陈矮子得知了张先生的身份,又摸清了他在官府没有背景,便朗声大笑,转过脸来对乡人宣告:“河西袁麻子的魁武帮弄了一个中学生做师爷,神气活现,我今天正式聘请这位状元后代、美国留学生做师爷,让袁麻子气一气!”说毕,又命令手下随从一齐跪在张老先生的新坟前磕三个响头,便挟持着张先生扬长而去。
这天张先生穿一身麻料孝衣,在两个强人的手臂间挣扎呼号。已经拉到很远了,还回过头来,满脸眼泪,看了看山头的两宗坟茔。状元坟实在只是黄土一抔,紧挨着的张老先生的坟新石坚致,供品丰盛。
张先生在陈矮子手下做了些什么,至今还是一个谜。据说,从此之后,这个帮会贴出的文告、往来的函件,都有一笔秀挺的书法。为了这,气得袁麻子把自己的师爷杀了。
又据说,张先生在帮会中酒量大增,猜拳的本事,无人能敌。
张先生逃过三次,都被抓回。陈矮子为了面子,未加惩处。但当张先生第四次出逃被抓回后,终于被打成残疾,逐出了帮会。乡人说,陈矮子最讲义气,未将张先生处死。
张先生从此失踪。多少年后,几个亲戚才打听到,他到了上海,跛着腿,不愿再找职业,不愿再见旁人,躲在家里做寓公。父亲的那点遗产,渐渐坐吃山空。
直到 1949 年,陈矮子被镇压,张先生才回到家乡。他艰难地到山上拔净了坟头的荒草,然后到乡政府要求工作。乡政府说:“你来得正好,不忙找工作,先把陈矮子帮会的案子弄弄清楚。”这一弄就弄了几年,而且越弄越不清楚。他的生活,靠帮乡人写婚丧对联、墓碑、店招、标语维持。
1957 年,有一天他喝酒喝得晕晕乎乎,在给乡政府写标语时把“东风压倒西风”写成了“西风压倒东风”。被质问时还轻描淡写地说只是受了当天天气预报的影响。此地正缺右派名额,理所当然把他补上了。
本来,右派的头衔对他倒也无啥,他反正原来就是那副朽木架子。只是一个月前,他刚刚与一个比他年长 8 岁的农村寡妇结婚,女人发觉他成了双料坏人,怕连累前夫留下的孩子,立即离他而去。
四年后,他右派的帽子摘了。理由是他已经改恶从善。实际上,是出于县立中学校长对政府的.请求。摘帽没几天,县立中学聘请他去担任英语代课教师。县中本不设英语课,这年高考要加试外语,校长急了,要为毕业班临时突击补课。问遍全县上下,只有张先生一人懂英语。
三
他一生没有这么兴奋过。央请隔壁大娘为他整治出一套干净适体的服装,立即翻山越岭,向县城赶去。
对一群乡村孩子,要在五个月内从字母开始,突击补课到应付高考水平,实在艰难。但是,无论别人还是他,都极有信心,理由很简单,他是美国留学生。县中里学历最高的教师,也只是中师毕业。
开头一切还算顺利,到第四个星期却出了问题。那天,课文中有一句 We all love Chairman Mao,他围绕着常用词 love,补充了一些解释。他讲解道,这个词最普通的含义,乃是爱情。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例句:爱是人的生命。
当他兴致勃勃地从黑板上回过身来,整个教堂的气氛变得十分怪异。女学生全都红脸低头,几个男学生扭歪了脸,傻看着他发愕。突然,不知哪个学生先笑出声来,随即全班爆发出无法遏止的笑声。张先生惊恐地再看了一下黑板,检查有没有写错了字,随即又摸了摸头,捋了捋衣服,看自己在哪里出了洋相。笑声更响了,40 几张年轻的嘴全都张开着,抖动着,笑着他,笑着黑板,笑着爱,震耳欲聋。
这天的课无法讲完了,第二天他刚刚走进教室,笑声又起,他在讲台上呆站了几分钟就出来了,来到校长办公室,声称自己身体不好,要回乡休息。
这一年,整个县中没有一人能考上大学。
张先生回家后立即脱下了那身干净服装,塞在箱角。想了一想,端出砚台,重新以写字为生。四乡的人们觉得他命运不好,不再请他写结婚对联,他唯一可写的,只是墓碑。
据风水先生说,鱼背岭是一个极好的丧葬之地,于是,整座山岭都被坟墓簇拥。坟墓中有一大半墓碑出自张先生的手笔。他的字,以柳公权为骨,以苏东坡为肌,遒劲而丰润,端庄而活泼,十分惹目。外地客人来到此山,常常会把湖光山色忘了,把茂树野花忘了,把溪涧飞瀑忘了,只观赏这一座座墓碑。死者与死者家属大多不懂此道,但都耳闻张先生字好,希望用这样的好字把自己的姓名写一遍,铭之于石,传之不朽。
乡间丧事是很舍得花钱的,张先生写墓碑的报酬足以供他日常生活之费。他好喝酒,喝了两斤黄酒之后执笔,字迹更见飞动,因此,乡间请他写墓碑,从不忘了带酒,另备酒肴三五碟。通常,乡人进屋后,总是先把酒肴在桌上整治妥当,让张先生慢悠悠喝着,同时请一年轻人在旁边磨墨,张先生是不愿用墨汁书写的。待到喝得满脸酡红,笑眯眯地站起身来,也不试笔,只是握笔凝神片刻,然后一挥而就。
乡人带来的酒,每次都在5斤以上,可供张先生喝几天。附近几家酿酒作坊,知道张先生品酒在行,经常邀他去品定各种酒的等次,后来竟把他的评语,作为互相竞争的标准,因此都尽力来讨好他。酒坛,排满了他陋室的墙角。大家嫌“张先生”的称呼过于板正,都叫他酒公,他也乐意。一家作坊甚至把他评价最高的那种酒定名为酒公酒,方圆数十里都有名气。
前年深秋,我回家乡游玩,被满山漂亮的书法惊呆。了解了张先生的身世后,我又一次上山在墓碑间徘徊。我想,这位半个多世纪前的逻辑救国论者,是用一种最潦倒、最别致的方式,让生命占据了一座小山。他平生未能用自己的学问征服过任何一个人,只能用一枝毛笔,在中国传之千年的毛笔,把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慰抚一番。可怜被他慰抚的人,既不懂逻辑,也不懂书法,于是,连墓碑上的书法,也无限寂寞。谁能反过来慰抚这种寂寞呢?只有那一排排灰褐色的酒坛。
在美国,在上海,张先生都日思夜想过这座故乡的山,祖先的山。没想到,他一生履历的终结,是越来越多的墓碑。人总要死,墓很难坍,长此以往,家乡的天地将会多么可怕!我相信,这位长于推理的逻辑学家曾一次次对笔惊恐,他在笔墨酣畅地描画着的,是一个何等样的世界!
四
偶尔,张先生也到酿酒作坊翻翻报纸。八年前,他在报纸上读到一篇散文,题为《笑的忏悔》。起初只觉题目奇特,一读下去,他不禁心跳剧烈。
这篇文章出自一位在省城工作的中年人的手笔。文章是一封写给中学同班同学的公开信,作者询问老同学们是否都有同感:当自己品尝过了爱的甜苦,经历过了人生的波澜,现在正与孩子一起苦记着外语单词的时候,都会为一次愚蠢透顶的傻笑深深羞愧?
张先生那天离开酿酒作坊时的表情,使作坊工人非常奇怪。两天后,他找到乡村小学的负责人,要求讲点课,不要报酬。
他实在是命运险恶。才教课三个月,一次台风,把陈旧的校舍吹坍。那天他正在上课,拐着腿拉出了几个学生,自己被压在下面。从此,他的下肢完全瘫痪,手也不能写字了。
我见到他时他正静卧在床。我们的谈话从逻辑开始,我刚刚讲了几句金岳霖先生的逻辑思想,他就抖抖索索地把我的手紧紧拉住。他说自己将不久人世,如有可能,在他死后为他的坟墓写一方小字碑文;如没有可能,就写一幅“酒公张先生之墓”。绝不能把名字写上,因为他深感自己一生,愧对祖宗,也愧对美国、上海的师友亲朋。这个名字本身,就成了一种天大的嘲谑。
我问他小字碑文该如何写,他神情严肃地斟酌吟哦了一番,慢吞吞地口述起来:
“酒公张先生,不知籍贯,不知名号,亦不知其祖宗世谱,只知其身后无嗣,孓然一人。少习西学,长而废弃,颠沛流荡,投靠无门。一身弱骨,或踟蹰于文士雅集,或颤慑于强人恶手,或惊恐于新世问诘,或惶愧于幼者哄笑,栖栖遑遑,了无定夺。释儒道皆无深缘,真善美尽数失落,终以浊酒、败墨、残肢、墓碑、编织老境。一生无甚德守,亦无甚恶行,耄年回首,每叹枉掷如许粟麦菜蔬,徒费孜孜攻读、矻矻苦吟。呜呼!故国神州,莘莘学子,愿如此潦倒颓败者,唯张先生一人。”
述毕,老泪纵横。我当时就说,如此悲凉的文词,我是不愿意书写的。
张先生终于跛着腿,走完了他的旅程。现在,我书写的七字墓碑,正树立在状元坟,树立在层层墓碑的包围之中。他的四周,全是他恣肆的笔墨。他竭力讳避家族世谱,但三个坟,状元、张老先生和他的,安然并列,连成一线,像是默默地作着他曾热衷过的逻辑证明。不管怎么说,这也算给故乡的山,添了小小一景。
酒公墓读后感 篇4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了大半,除了《道士塔》《庙宇》《牌坊》《风雨天一阁》等文章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感触最深的是《酒公墓》一个平凡苍凉的人物故事。
文章写一位早年留学美国的状元之后张先生,学成归来,本想逻辑救国,怎奈却遭遇了现实的尴尬。正当他顺应现实,惶惶度日,不想落入土匪之手,几次逃跑,被打致残。十年浩劫,因写错字又被戴上右派的帽子,经历了不幸的短暂婚姻,本以为教书育人可以实现些许的人生价值,却发现原来是对牛弹琴。最后只能聊以替人写墓碑换取美酒度过残年。
读罢,一个寂寞文人悲凉的一生如云般掠过眼前。文章憎命达,或许杜甫的悲叹不只是李白,还有张先生。他的一生是痛苦寂寞的。逻辑学的寂寞,现实巨大落差的寂寞,陷入土匪之手的痛苦寂寞,十年浩劫的痛苦寂寞,情感婚姻的痛苦寂寞,对牛弹琴、知音难觅的痛苦寂寞,而最终又不得不潦倒卑微地活着的痛苦寂寞。
谁念西风独自凉?暂且引用作者原文:(前年深秋,我回家乡游玩,被满山漂亮的书法惊呆。了解了张先生的身世后,我又一次上山在墓碑间徘徊。我想,这位半个多世纪前的逻辑救国论者,是用一种最潦倒、最别致的方式,让生命占据了一座小山。他平生未能用自己的学问征服过任何一个人,只能用一枝毛笔,在中国传之千年的毛笔,把离开这个世界的人慰抚一番。可怜被他慰抚的人,既不懂逻辑,也不懂书法,于是,连墓碑上的书法,也无限寂寞。谁能反过来慰抚这种寂寞呢?只有那一排排灰褐色的酒坛。
在美国,在上海,张先生都日思夜想过这座故乡的山,祖先的山。没想到,他一生履历的终结,是越来越多的墓碑。人总要死,墓很难坍,长此以往,家乡的天地将会多么可怕!我相信,这位长于推理的逻辑学家曾一次次对笔惊恐,他在笔墨酣畅地描画着的,是一个何等样的世界!)
张先生为自己斟酌口述的碑文,读来令人泪下:
酒公张先生,不知籍贯,不知名号,亦不知其祖宗世谱,只知其身后无嗣,孓然一人。少习西学,长而废弃,颠沛流荡,投靠无门。一身弱骨,或踟蹰于文士雅集,或颤慑于强人恶手,或惊恐于新世问诘,或惶愧于幼者哄笑,栖栖遑遑,了无定夺。释儒道皆无深缘,真善美尽数失落,终以浊酒、败墨、残肢、墓碑、编织老境。一生无甚德守,亦无甚恶行,耄年回首,每叹枉掷如许粟麦菜蔬,徒费孜孜攻读、矻矻苦吟。呜呼!故国神州,莘莘学子,愿如此潦倒颓败者,唯张先生一人。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人渺如沧海一粟。但就每一个个体而言,精神的寂寞,物质的匮乏,没有尊严和希望地活着,又是何等巨大的痛苦!
我不是一个宿命论者,然而命运又似乎很难抗争。张先生不是孔乙己,他也穿长衫,但他不会纠缠于回字的几种写法。他抗争过,他顺应过,他想教书育人,为救学生他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他是状元之后,西学归来,可他却不得不以一种最潦倒的状态活着。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
一个文人的遭遇刺痛了另一个文人的心,想来余秋雨先生也是感触颇深遂有此文。古来圣贤皆寂寞,凡夫俗子毕竟占了芸芸众生的多数。世间知音难觅,又岂只是伯牙才有的感叹。
张先生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的墓正树立在状元坟。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生时寂寞,死亦寂寞。不过此刻的寂寞于他或许更好,静静地,没有喧嚣,没有哄笑,没有悲叹,没有痛苦,只有寂寞。
酒公墓读后感 篇5
起初的时候,他是一位英姿战士,而屡遭挫折之后却一蹶不振,浑浑噩噩地度日,甚至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孩子们《女儿经》之类的东西,他是鲁迅笔下《在酒楼上》笔下的吕纬甫。
鲁迅先生是以吕纬甫的朋友身份出现在文中的,开篇鲁迅先生便写道:‘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问了我的家乡,就到了S城’,他忽而想起吕纬甫,先前吕纬甫是一个很有革命热情的青年,他和他的同学曾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
此时的吕纬甫像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远游。他是想拯救陷入险地的民族的知识分子,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是敢于对抗旧习俗但同时又想法过于天真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可周遭的乡民将他视为义务,并且村里开始有谣言,说吕纬甫是疯子,否则怎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谣言猛于虎,在思想保守封建的小乡村,谣言一下子就传遍了,并且越传越夸张。
于是他被谣言压垮了。
当再见吕纬甫时,他的面貌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我与鲁迅先生一样,起初很以为奇,接着有些悲伤,特别是他的那番话:‘我在少年时,看见峰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点,便以为这是在很可笑,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饶了一点小圈子。’他讲得很坦诚,以及对于自己的改变的嘲讽,痛心与无奈。
从上可以看出,吕纬甫思想十分清醒,但却浑浑噩噩地度日,并且使自己陷入无力自救的境界。我仿佛感受到鲁迅先生力透纸背想传达的思想—对这种悲剧人生的严峻批评。此时,我想,唯有坚信自己的信仰,才能对得起仅有的一次生命。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懂得思索以及思考。
吕纬甫又黑又浓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去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射人的光来,大概他是想起了年轻时双方彼此有好感的女孩—阿顺,她想拥有剪绒花,而最后女孩却嫁给他人。
在尴尬的相处气氛中,掌倌送上账来,交给“我”,他也不像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是向我看了一眼。读到此处,忽然有一种失望,他已从本质里开始变了,因拮据的日子和现实的考验失去了基本的待客之道,多年的圣贤书的教导早已在这个小动作里而烟消云散,在我面前的,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反而像一个无赖。
就像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里所说:金子,只要有一点儿,就可以把黑变成白,丑变成美,错变成对,卑贱变成高贵,懦夫变成勇士,老朽变成朝气勃勃!啊!这个闪闪发光的骗子手。
“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其实预示着鲁迅先生亦和他走上不同的思想道路,纬甫在他的人生道路中丢失了信仰,但鲁迅仍继续勇往直前。
往更深层面想,他何尝没有反抗过。改变他的,除了金钱,还有拒绝接纳新思想的固执乡民,这些乡民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他们从父辈那里接受了保守的小农思想,而他们的父辈又是从他们的父辈继承这些思想的,而这些思想,只是统治者为了更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所实行的愚民政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