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最新博物馆观后感(集合四篇)

字典 |

2023-09-16 15:29

|

推荐访问

博物馆观后感

【 liuxue86.com - 观后感 】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篇介绍“博物馆观后感”的网络文章现在与大家分享,作品名中哪些情节让你记忆犹新呢? 观后感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写作提供灵感,观后感可以联系实际情况,围绕着中心内容,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本文仅供阅读参考切勿抄袭!

博物馆观后感 篇1

  藏品精萃/书画

  古代读书人借文字和绘画技巧以扬名天下的不在少数吧?字如其人的当真也多:豪放,帅气,雄浑。。。。。。

  这些用来形容字体风格的字眼和描述人性格的词汇雷同度确实高。“诗书画三绝兼擅,文史哲一以贯之。”让学林用来称苏渊老果真是贴切。

  如果我们从文化本体和历史地位的角度来界定和评价这些古代文人,又怎能不让人们止步于山顶呢?画虎画皮难画骨,字书画强调的是格高韵清而意境雅逸,尤其强调独弹而自出机杼。挥毫运笔纯任自然,点画线条酣畅通达,即进入了王僧虔所说的那种“书之妙道,神采为上”的高级境界,既有天马行空般的气势,又有天人合一性的内蕴。

  古人以行草面世,运笔恣肆矫健而骨力洞达,结构奇崛跌宕而生动多变,章法疏密有致而开合自如,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笔墨变化,那“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线条展示,不仅是一种审美构造,更是一种墨象语境和情感符号,显得大气磅礴而才气横溢。

  而绘画古人则对梅兰竹菊情有独钟,注重于笔情墨趣的挥洒,讲究诗意禅境的表现,可见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梅花,疏影横斜,清气弥漫。古松,大气磅礴。

  兰竹,超凡脱俗。我为之感叹和感动!

  音这个"曾侯乙编钟"截图只是《曾侯乙墓》中的一部分,省博物馆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单独的个体来作为列展,因为喜欢音乐,所以还是决定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部分来写。虽然历经千年,其音质和音色现在都不逊色,但曾侯乙的钟声恐怕也算是其中之一吧?情操的提升自是少不了音律这一部分的功劳。

  过去,我只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它的缩略图。当我看到它的时候,我停在那里。即使同学们喊了半天,我也看不到这个动作。这就是魅力本身!

  曾侯乙墓

  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一座2400年前的君主墓。位于湖北省随县(现随州市)郊区擂鼓墩。墓内出土的器物许多带有铭文。特别是一件刻有“曾侯乙之寝戈”铭文的短戈,出土时置于主棺旁,当为曾侯乙寝宫侍卫使用之物。

  曾轶侯爵墓出土的青铜礼器是我国近年来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礼器。由于发掘前未受干扰,真正体现了墓主人欣赏文物的仪式,在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曾侯乙墓的青铜礼器的大体组合沿袭春秋时期的传统:

  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组、豆成对,盘。曾侯乙墓青铜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特点,采用了浑铸、分铸、等冶铸技术和平雕、浮雕、圆雕、透雕、错金、镶嵌、铸镶、铜焊等多种工艺,集先秦青铜制造技术之大成,集中反映了我国当时先进的冶铸科学水平。

  曾侯乙墓内有钟、鼓、琴、筝、笙、周、排萧等8种乐器。种类全,数量多,制作精,保存完好,其中其中不少乐器是新发现,为世界考古史上所仅则见。这些乐器反映了公元前5世纪中国音乐文化的高水平,史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宝贵资料。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用具是先秦墓葬出土最多的;墓中出土的金盏重2156克,是先秦最重的金器;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小动物有牛、羊、猪、狗、鸡、鸭一类家禽家畜,似乎是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墓中出土的兵器包括戈、矛、戟、弓、箭、盾、等,其中“殳”和多戈戟是考古发现中仅见或少见的兵器;墓中还出土了许多车马器,其中两件矛状车具是用于增强战车战斗力的新型车具。

  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中华民族具有非常顽强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

  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

博物馆观后感 篇2

  在这次集体日活动中,我们班组织了一个小组参观了西溪湿地博物馆,参观完之后,我觉得收获很大。抛开那些具有历史气息的文物不说,单是馆内的建筑结构以及物品的陈列方式就让我感觉到了非比寻常的高雅气息。

  在许多展厅里,我对传统的花板很感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生活方式和格局的变化,打破了传统花板的形式体系和语义结构。那些曾经植根生活并和人朝夕相伴的花板,随着古建筑和老家具的消失而退出了当代生活。今天,当我们静心驻足,重温这些风尘多年的花板时,仍会感叹于这种未必觉得陌生的东西。

  花板的繁荣是基于它的生活特性,即满足家具结构的功能,满足思想交流的需要,满足美感的需要,满足人们对幸福的精神寄托。在花板的传统致用性面临拷问的当今,如何保护和继承花板,如何解读花板的美学形式和图案语义,如何找到传统花板与当代生活需求的价值交集,如何发掘和创新传统花板的当代致用空间是延续和活化这份工艺文化遗产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问题。

  在参观传统花板图案的同时,我也看到很多小学生在一旁画画,看到他们仔细比较每一条细线,画出每一道弧线,我顿时感到一阵喜悦。或许这便是纯真,对于一切美的事物都颇为珍惜,他们认真的描画着,心里有的只是对于美的欣赏与模仿。然而现在的快节奏社会,人们变得浮躁,我们为这自己所谓的未来在奔波着,从来没有时间静下来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我在想,有时候停下来静静的欣赏,或许也是生活的一种意义。

  此外,我还被展厅里的一系列动植物标本所吸引。那些封存于玻璃盖中的各种生物,虽然说有的只是仿造品,但是那各异的形态都不免让我产生好奇。相比于现在的一些生物,它们或许称得上是怪物吧?!

  然而正因为它们在现在的环境中已经十分罕见,这不禁也让我思考,我们的社会在一步一步进化,但是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也一天天加重,倘若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同样注重环境的保护,那么或许,那些玻璃柜就不必要成为它们最后的归宿,我们和它们,共享着这个美好的社会。

  这次访问不仅提高了我对环境的认识,也提醒我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博物馆观后感 篇3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博物馆,是反映该国、该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他也是十分丰富而生动的校外“辅导课堂”。历史是人类生活创造的博物馆,它反映了前人的足迹,预示着未来的前景。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一部部向人们展示着祖国在每一个时空中的足迹。

  湛江市博物馆是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有40年的历史。馆藏文物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湛江博物馆建于1960年,位于寸金桥公园。这是一座苏维埃风格的三层高楼,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它是广东省最大的市级博物馆。

  这里收藏的文物上万件。石器、陶瓷、铜鼓、东汉独木舟、唐代昆仑女首领、反法斗争文物等一应俱全,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文物。除文物外,博物馆还经常举办著名的书画摄影展,是艺术家施展才华、市民欣赏艺术的场所。

  其实一早就知道博物馆就在我们学校附近了,在上学期庞车养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也去参观过一次,但有点走马观花,这次趁着全班一起行动,我决定再去重温一次。

  湛江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有点像法国建筑。主楼有五层楼高,顶部有一个五星尖顶。,在博物馆门前坐落有两座大炮,虽然在岁月风雨的侵蚀下已经锈迹斑斑,但它们依旧以刚毅的气势对着前方,就像是勇敢的战士在保卫祖国的领土。任何有故事的东西都会有深刻的意义。我想,设计博物馆的人把这两门大炮放在门前,大概是为了提醒每一个到访的人记住那段历史,以及前辈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

  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走进博物馆,你会发现它的设计趋于现代化。大厅中央有一个大吊灯,大厅里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讲述着广州湾的发展历史。我首先参观的展厅是湛江的抗法时代。当我站在那些黄色残缺的老照片前,我看到的不是它的介绍和图片,而是它所代表的湛江人沉重的历史步伐,湛江人的抗法勇气。

  当我仰视着那些帝国主义的罪行时,我忽然觉得心情沉重,照片上的情景仿佛就发生在我面前。我深感悲痛,为我们的受害者祈祷,我感谢他们,因为没有他们,我就没有机会在这里学习。走出这个展厅,我们就去了古代铜鼓那个展厅。

  那里陈列着各种近代文物,并配有详细的解说,让参观的人可以了解到该文物的用途和文化背景,从中感受当时粤西的风土人情。为了配合气氛,博物馆运用光学原理,营造出和谐宁静的感觉。使每个进到这里来的人心灵都能趋于宁静。

  我不得不说,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各种现代文物,而是展馆中央摆着冼太夫人和一群农民的雕像。每个雕像都栩栩如生。也正是如此。

  让我感觉到害怕。冼太夫人站在高台上,左手轻挽,右手稍向前挥动,下面的人肤色各异,但神情严肃。我下意识就觉得他们应该在讨论打法国侵略者的事。

  接着我们又去看了陶瓷精品展览。据说那里的陶瓷都经过精心挑选,很有代表性。它们按照时代不同的顺序排列着。

  有的还设有赝品对照,说实话,我看了很久都没看出它们的区别,当然我也对我们老祖宗的手艺深深折服了。那淡雅的色彩,那精致的手工居然与现在相比居然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想有台时光机带我穿越回去,一探究竟。

  后来我们又去参观当地民俗文化室。在那里参观的人可以感受到湛江民族文化的热情,有生动活泼的舞狮造型,惊奇好玩的木偶,各种各样的面具,憨厚忠实的石狗等等还有各种著名的文化活动介绍,比如傩戏,爬刀山,吴川飘色。一句话,我真的感受到湛江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

  最后,我们看到了湛江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湛江正在努力发展和创新。不禁让我想起我刚来湛江时的失望。现在看到这里,我突然对湛江有了信心。相信在几代湛江人的努力下,湛江一定会变得很好!

  经过这次对整个博物馆的认真参观,我不仅对湛江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了解,还为自己编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受益匪浅。但是在这次参观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不好的地方。

  应该是因为思修老师布置实践活动的缘故吧,这次参观的时候人比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多了好多。但我并不认为这能成为博物馆吵闹的理由。在我看来,博物馆是一个神圣而严肃的地方。我们不应该在里面吵闹。这是对文化的一种不尊重。

  可是我们这些大学生却没做到这点,我觉得吵闹的人都应该反思自己到底去干嘛的,博物馆又是干嘛的?

博物馆观后感 篇4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学生乘坐校车参观博物馆。

  我们上了二楼,进了一个房间。房间里的展品介绍了旧石器时代。在展示柜中,有许多磨尖了的石头做的器具、环形石器和许多小石头中有小洞做的项链。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进了另一个房间,和以前大不相同。时间由石器时代转到了古代。那里有军印和人死了留下的衣服。

  能看出以前的齐齐哈尔就是一个军事重地。因为有**,枪,军用毯子和冒烟的水壶。记得还有一部电视剧《闯关东》里也说了齐齐哈尔是一个军事重地。

  在当时还相当的有名呢!

  看看古人穿的衣服。它们没有被遮盖,又冷又不舒服。但现在我们不仅要穿暖和的衣服,还要穿漂亮的。在过去,只要我们肚子里有东西,不仅要好吃,而且要好吃,既不咸也不淡。

  古人住的又小又冷的帐篷,现在住又宽又大的楼房,又暖和,又美观。并且现在有事可以打个**,很方便,在以前是要骑马和信鸽的。并且我们有面向世界的互联网和电脑。

  看看现在的我们,就像是泡在蜜罐里的小蜜蜂,就像是花房里的小花朵,个个幸福得在冒泡。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所以我们也是能够承受社会发展的一代。等我们长大了,中国将无比富强,我们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

博物馆观后感 篇5

  来天津已经一年多了,却很少出去玩。在同学的介绍下,终于决定今天参观天津博物馆,莫名兴奋不已。天津博物馆---。经过公交车的一阵颠簸,终于来得到了天津博物馆前。

  首先,我们就被她的外形给吸引住了。她像一只天鹅,从湖中翩翩起舞,线条流畅,有时代感和艺术感。它不愧为天津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接着,我们边参观,边拍照.进到博物馆里,很是宽敞明亮,大小柱子,外加金属结构等等,反正看着挺漂亮,还带着点儿明快的现代气息,第一感觉不错。

  一楼是共享空间等,没有展览,直接乘扶梯上二楼。面对面是书法博物馆。我参加了一轮,主要是明清时期的作品。出来到绘画、陶瓷等馆分别参观,感觉比预想的要好很多。

  拐进另一个厅,一进门标着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进去之后豁然开朗,一看之下,才知道,原来镇馆的宝贝都在这个大厅里了!、进了大厅一转身就看见传说中的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雪景寒林图》,我们也是学美术出来的,知道范宽的画绝对是极品的文物,天津的这个藏品与他的《溪山行旅图》齐名,后者藏于台北故宫。

  大厅中央引人注目的摆放着数个青铜制的鼎、钟等文物,多是商代的古物,这样的珍品世所罕见。

  另一个我注意到的是红山文化的龙身猪头玉,它出现在很多历史书中。我很惊讶它藏在天津博物馆里,它是如此的圆润和精致。正好有解说员在解说,听了一下,原来在红山文化被学界认识之前,已经有该地出土的玉器在市场上出现,当时的天津博物馆就慧眼识宝,认为极具价值(虽然他们当时也不知道是这么重要)大量收购。直到后来,红山文化才为世人所知。目前,天津市博物馆收藏的红山文化仅次于辽宁省,是该遗址的发掘地,位居全国第二,这真的址的我们骄傲!

  原来天津博物馆的好东西都放在这个厅里了,什么《寒切帖》的唐代勾摹本,什么翡翠白菜,都是价值连城的精品。绝对值得一看!

  二楼还有砚台、瓷器等几个展厅,内容也非常丰富。由于我下午两点去了那里,考虑到展品太多,我不得不在五点关门。我真的看不见他们,所以我得到处跑。

  三楼需要上两次扶梯才能到达,主要是天津历史及建城600年的纪念展览,天津历史展览气势恢弘,描绘了一幅天津历史的长卷,不但有天津的异文化,也表现了天津人民奋勇抵抗八国联军的场景,天津人民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天津历史博物馆还有许多其他的文物,如三条石的马达和纺纱机,它们也展示了天津这个老工业城市的历史。

  整个参观结束后,我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也为在这个城市读书感到骄傲。我希望你有时间参观!

博物馆观后感 篇6

  白墙黑瓦,清新典雅;古色古香,江南情怀。在2012年9月的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来到了苏州博物馆,这是我长久以来所仰慕的。我去苏州看了裴先生的封刀作品《苏州博物馆楼》,今天终于实现了。

  这时我的眼中:苏州博物馆苑如一个楚楚动人的江南女子,端庄而秀丽的欢迎我的到来。我再次想起了“大艺术书房”系列图书之《贝聿铭谈贝聿铭》主编肖关鸿先生所说,希腊缪斯之神走向我们:

  “走向社会,走向公共空间,走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艺术不再是祭品,不再是象牙塔,也不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缪斯也由女神变成了平民。”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之初,就如同装满传统文化经典的艳丽绣线,在承载现代科学文化信息的绣布里织出出了一幅“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相融合的“双面绣”。在这个有着众多著名古典建筑的“文化圣地”中,建一座21世纪的新馆建筑,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贝聿铭先生用“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裴先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他是世界上唯一的中国建筑师。他被认为是20是跻最重要的建筑艺术之一。

  世界建筑大师裴聿铭先生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他的祖先是著名的苏州家族。小时候,他常穿过狮子林,这是他家的苏州名园。20世纪30年代中期,裴先生到美国学习建筑。在几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先生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达70余项,获各类奖项50余次,1983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奖”。

  他在美国设计了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和摩天大楼,以及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伊朗、北京、香港、台湾等许多大型公共建筑。裴先生对许多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己的不断超越,使世界上许多贝壳式建筑成为不朽的经典。

  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由时年己85岁高龄的贝聿铭先生与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投资3.39亿元人民币,于二00三年十一月奠基开工, 2006年10月6日中秋佳节正式对外开放。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新华社等多媒体评论如下:

  “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是这座建筑的最大特点,它既在苏州古城以独特性、唯一性深深打上贝氏的烙印,又与周边传统民居浑然一体,成为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里程碑。

  新苏州博物馆以其独特的造型、先进的设施和完备的功能,成为展示苏州悠久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化成就的崭新地标性建筑。成为兼具苏州传统建筑特色和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现代博物馆。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标志性公共建筑,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的桥梁。这也为苏州博物馆的传承与创新打开了新的一页。

  苏州新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东北大街与齐门路交汇处,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多平方米。2006年10月竣工并开业。新馆包括新装修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与相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景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

  根据苏州博物院的指导和指引:苏州博物院新建筑群朝南,分为三个区域:入口、门厅、中央大厅和中央大院;西侧为博物馆主展区;东侧为辅主展区和行政办公区。

  与忠轴线对称的东、中、西路布局与忠王府格局相协调。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设计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未超出周边古建筑的最高点。

  我们看到新馆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

  在建筑构造上,独特的屋面形态,充满了智慧、情趣与匠心的屋顶之立体几何形框体和金字塔形玻璃天窗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除了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外,博物馆里充满了温暖柔和的阳光。“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我们可以在前门、天窗画廊、凉厅和不同展厅的玻璃顶上看到这一特点。

  创新的园艺设计是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出来的,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楼阁、竹林组成的创意园林与传统森林有机结合。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片假山。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析的轮廓和剪影效果。

  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当我步入博物馆內庭院茶园紫藤园时,吸引我特别留意了园里西南方与东北方各种植一棵紫藤。贝聿铭先生将內庭院将內外空间串联,主庭院和若干小內庭院互相连接而又布局精巧,庭院內外的园艺,互相依托,自然融于建筑。听导赏介绍:

  紫藤园里的两棵紫藤,还嫁接着从文徵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以示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新馆的精观设计是从传统园林的精髓中提炼出来的,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创造性延续。

  只有参观了所有的室内空间,才能真正了解整个空间的设计精神。立面的形式创造了丰富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的各种结构也达到了立面的风格特征。这个空间也是人造的。裴先生最新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园林思想在现代美学中的新方向,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苏博屋顶的形状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光影趣味是物境与心境的交融。“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玻璃天花板使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丰富的光线词汇和对空间的影响。阳光通过金属百叶窗进入房间,在墙上形成随时间变化的光影图案。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情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辅相生,这才是中国传统的空间本质。苏州博物馆之所以能让人感受到传统美学的魅力,就是因为设计师很好地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气质,而光影就是让这些景与人们产生互动与共鸣的直接因素。

  可以这么说,光与影一直是空间设计的第四大造型元素,它能让室内室外环境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在苏州博物馆,贝老先生再一次让光影成为了空间的主角。

  在建筑的中庭,阳光让整个空间充满祥和与大气。可能是借鉴了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中庭的顶部是由玻璃材料做成的采光井。阳光肆无忌惮地透过玻璃倾泻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换着投射角度。

  所以在不同的时刻,参差错落的墙面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有趣且丰富。同样,贝先生在处理小空间时,也一点不吝啬使用光影这一元素。三角形的二坡屋顶全部是由金属百叶和玻璃组成的,为了体现传统园林的特色,所有的金属百叶都被木质的贴面材料所包裹。

  阳光透过这些条状结构在墙面上形成了连续的光影图案,让原本单调的走廊顿时生机勃勃,饶有趣味。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老先生的封刀之作,其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特点,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然而表达方式却又是全新的,错落有致的新馆建筑以深灰色石材为屋面和墙体的边饰,与白墙相映,雅洁清新。粉墙下设置了颇具创意的假山,一反传统的叠石假山,采用些较有纹理的石片和石块,其中也有剖劈的棱角毕露的“险峰”,与传统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点迥然不同,却也“清、丑、顽、拙”,各显奇趣,与水中倒影难分轩轾,构成一幅新颖的山水图景。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加以创新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将传统艺术升华,使我们更充分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我所见到的苏州博物馆,还印证了世界建筑设计界对贝老先生的赞评:“多变的设计和他不变的中国心,浓浓的家乡情”。那就是---周庄双桥, 运河远帆;吴依软语,苏州评弹;碧螺春茶,苏绣承传;贝氏寄情,锦秀江南。

  想了解更多观后感网的资讯,请访问: 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s://zw.liuxue86.com/z/5153435.html
延伸阅读
中华骄傲观后感【篇1】新学期,就是一个新的起点,而这个起点,也就是我昨天刚刚看过的《开学第一课》。转眼间,它就和我们在一起好几年了。每年,它都会以新的方式和主题迎接你。而今年的主题
2023-09-16
如何规范的撰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呢?观后感就是将所看的内容进行反思然后记录下来的文字,经编辑精心推荐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圣经观后感”,请务必留意我们网站的最新资讯确保及时做出处理!圣
2023-09-16
考虑到您的需求我们编辑了“八佰电影观后感”。一部优秀的电影可以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优秀的影视节目能够让我们观看完后充满力量。写观后感也是重新思考作品的过程,写观后感时一定要多看
2023-09-16
动笔写作品名的观后感要注意什么呢?写作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感悟,经过栏目小编的反思和调整我们最终完成了最新的“开放日观后感”,以下是本文提供的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请
2023-09-16
每个人看完电影后思考的内容都不一样。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深刻领会作品的精神内涵,这个时候就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了,您也在准备写关于作品名的观后感吗?编辑为您搜罗了多种“延安观后感”的相
2023-09-16
博物馆观后感篇1风和日丽,万里无云,鸟鸣应和着孩子们的嬉笑,灿烂的阳光从树隙间投下细碎的斑驳。在这样的好天气中,同学们在学校的组织与带领下,有幸品味了一番家乡从古至今的曲折历程。一
2023-07-16
写作品名观后感时如何做到不跑题呢?我们在看见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时,会悄然打开我们的心扉,欣赏电影的过程中,我们能领略到不一样的感悟。从作品中可以提炼出观后感,其实观后感也是记录人生
2023-06-02
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游博物馆观后感”,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有哪些诀窍呢?好的作品会让人回味无穷。写观后感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写观后感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
2023-02-19
出国留学网主题阅读推荐:“博物馆观后感”。在欣赏作品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到作品的世界里。我们的思绪充分沉浸到作品中时,会产生不少心得感悟,我们可以将内心油然而生的想法,记录在观后
2022-12-26
军事博物馆观后感(篇1)回忆往事,展望今朝,期待未来,纵观整个历史,不禁感叹到中国的伟大,神奇,让人情不自禁地举起大拇指。周日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中国最大最有名的军事博物馆,不禁让我
2023-06-25